走路一直被視為一種簡單且有效的運動方式,不僅能促進健康,還有助於減重。根據 2023 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官方期刊的一項綜合分析顯示,每天步行 2337 步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而走 4000 步則能有效減少全因死亡率,凸顯步行對健康的重要性。除了向前走,倒退走同樣能帶來許多益處。
根據英國生物醫學中心肌肉骨骼疾病(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的期刊研究發現,為期 6 週的倒退走,能有效減輕膝關節炎患者的膝蓋痛症狀,並改善股四頭肌力/肌肉量與運動表現,鼓勵更多人將此運動模式融入日常生活。
一、倒退走路有哪些好處?
1.提升肌力,減緩關節與背部疼痛
Atlantic Sports Health的物理治療師Kristyn Holc在《Scientific American》的文章中指出,倒退走能啟動人體不同的肌肉群,特別是股四頭肌,並減輕膝蓋內側的壓力,有助於減緩關節炎、關節疼痛。
除此之外,倒退行走也能鍛鍊臀部肌肉,迫使臀大肌反覆收縮,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增強肌力。
同時,鍛鍊臀肌也會對髖屈肌產生額外的拉伸,平衡和穩定下背的肌肉群,伸展這組肌肉可以幫助緩解背部疼痛。
2.改善身體感知與平衡力
運動生理學家Tom Holland表示,倒著走運動還能提高感知身體在空間中動作和位置的能力。因為在倒退走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加專注於前方的路徑,迫使大腦從其他感官收集更多資訊。這種專注力不僅有助於改善平衡,還能有效預防跌倒。
圖/想練習倒退走,可先從跑步機上開始,避免不斷回頭查看路況,並可利用跑步機上的扶手來適應動作。Pexels by Polina Kovaleva
二、如何安全練習倒退走路?
1.從跑步機開始
物理治療師Holc和運動生理學家Holland都建議,可先從跑步機上開始,避免不斷回頭查看路況,並可利用跑步機上的扶手來適應倒退走的動作。
2.結伴同行
找至少一位的同伴一起散步,可以在倒退走時協助你觀察周圍環境,避免碰撞物體、行人或車輛。同時,選擇熟悉且障礙物較少的路線,能使倒退走的過程更加安全。
3.維持適當頻率,慢慢開始
物理治療師Holc建議,一開始可以設定每週 3 次、每次 10 分鐘的頻率,或是每天花 1、2 分鐘倒退走,四週後,可能看到平衡感和關節力量的明顯改善。
倒退走是一種值得嘗試的運動方式,無論是增強肌力還是改善平衡,將其納入日常活動中,對於提升健康都有正面的效果。不過,要提醒的是,應避免於下雨天、潮濕或凹凸不平容易滑倒/跌倒的路面,抑或是下坡路段進行;如果有舊傷或肌肉骨骼疾病的患者,建議先咨詢專業醫生、物理治療師意見再決定進行與否較恰當。
參考資料:
1. Walking Backward Helps You Move Ahead with Joint Health
2. Can TikTok’s Walking Backward Trend Really Help You Improve Fitness and Lose We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