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症是一種以認知功能喪失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症,通常表現為記憶障礙,以近期記憶障礙更為明顯,此外還伴有日常生活行為、個性或社會行為的改變,以及活動能力的下降。目前臨床上尚無治療認知症的特效方法,且藥物治療易導致不良反應發生,反復使用藥物如抗精神病藥可能加速認知衰退,增加跌倒、死亡等風險。
非藥物療法對認知症患者有重要意義,其主要目的是豐富患者的生活、促進患者的健康、並減少潛在的困擾。非藥物療法包括懷舊療法、音樂療法、現實定向療法、園藝療法等。
而「玩偶(娃娃)療法」(Doll Therapy)是一種以人為中心和以人為本的非藥物治療方法,試圖在減少認知症患者的異常行為和精神心理障礙,針對認知症晚期,以及具有躁動、暴躁行為的患者的介入手段。
那麼「玩偶療法」真的能夠有效安撫認知症長者的情緒嗎?答案是因人而異。
什麼是玩偶療法?
玩偶療法是一種非藥物介入,適用於某些認知症患者的治療方法。這種療法的有效性依賴於一個人的養育本能,而有些人的養育本能生來較強。這種本能是決定玩偶療法是否有效的重大原因。
為什麼「玩偶療法」有效
理由1/根據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這種方法被廣泛用於家庭和醫院,因為它給認知症老人帶來了難以置信的改變。玩偶療法在長照機構實施過程中改善認知症患者負面情緒,幫助認知症老人感到有用和被需要,增加快樂滿足感。
與毛絨玩具的效果類似,擁抱柔軟的東西有助於讓認知症老人感到安慰和舒緩。同時,玩偶療法也能讓患者保持忙碌,讓長輩在與玩偶的相處中變得更開心、更加愛笑,當認知症患者懷抱玩偶時,會表現得更加喜悅。
理由2/治療娃娃有用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們可以喚起認知症老人早期為人父母的快樂回憶。許多老年人喜歡搖晃和擁抱他們的娃娃,有些人甚至將其當作自己的孩子,並將照顧“孩子”作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樣可以緩解孤獨感和悲傷感。因為研究發現,當與真正的嬰兒互動時,認知症老人的精神比較振奮,心態也比較平和。
理由3/增加互動,促進溝通。隨著病情的進展,認知症患者容易出現溝通障礙。玩偶療法能夠促進長輩與醫護人員、其他老人之間的互動。
玩偶療法的情感體驗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續存在。長輩在接受玩偶療法後,變得更願意說話,有更多笑容,活動範圍也慢慢擴大,此外長輩的情感交流變得豐富,情緒更加平穩。
(延伸閱讀:擔任父母照護者長達八年,張曼娟「自成一派」的4碗長照心靈雞湯)
圖/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玩偶療法」的真實案例
吳奶奶有阿茲海默症,現住在一家長照機構。在沒有接觸玩偶娃娃之前,吳奶奶每天在樓層來回遊走,想逃離機構,情緒不穩定,經常到其他長輩的房間翻東西,甚至把他人的一些生活物品藏起來。
自從有了娃娃之後,吳奶奶每天的重點工作變成了照顧娃娃。起床之後,一絲不苟地給娃娃穿衣服,然後把娃娃抱起來哄著,帶著娃娃看電視,並且與樓層的其他長輩照顧孩子的情況,比如孩子最近情況如何?是否生病了?孩子起個什麼好聽的名字。到了休息時間,吳奶奶躺在床上,神情安詳,用手摟著旁邊的寶寶,輕柔地對寶寶說:「睡吧,睡吧,快快睡覺吧。」
通過使用玩偶療法進行活動,在吳奶奶身上我們看到了較好的情緒穩定效果,生活中有了重心與目標。在照顧玩偶過程中,長輩能夠有些許自己當年照顧孩子的回憶,讓自己的生命更加飽滿美好。
「玩偶療法」存在的爭議
對於認知症老人來說,玩偶是一種安全且低成本的「療法」。許多照護人員很欣慰找到了一種可以緩解認知症症狀的非藥物解決方案,老人有了自己的娃娃後變得更加平靜和快樂。然而,有些照護人員擔心給老年人一個玩偶有失尊重,並且老人對著玩偶唱歌或擁抱的畫面讓人感到不安。但是,幫助認知症老人在當前的現實中感到安全和快樂是重中之重。
因此,如果嘗試一些非常規的療法,例如嬰兒娃娃和其他簡單的活動和玩具,可以幫助認知症老人感覺更好、更享受生活,為什麼不試試呢?如果他們被娃娃弄得心煩意亂,可以放棄這個方法。
「玩偶療法」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
情境1/如果娃娃被錯誤對待或不被視為像其他家庭成員一樣重要的嬰兒時,患者會感到焦慮和痛苦,所以最好是讓每個人(包括家人和朋友)瞭解家庭的「新成員」,並且也像真的孩子一樣對待娃娃。
情境2/同男性相比,更多的女性會傾向娃娃治療,但重要的是要記住,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所以它可能有效也可能沒有明顯效果。
情境3/玩偶療法也可能會延長他人對認知症抱有的歧視。一些家屬擔心他們的親人會因為抱著娃娃而被笑話。
但是當我們使用玩偶療法時,我們並不想要把長者當成孩子那樣去對待,這並不是這個活動真正的意義。事實上,當長輩和娃娃待在一起的時候,她會清醒,而且整個人都有了光芒。
採用「玩偶療法」時需要注意的事情
注意事項1/不能叫娃娃玩偶。要按照患者給娃娃取的名字叫。
注意事項2/為娃娃提供一個搖籃或小床。
注意事項3/不要購買那種會大聲哭喊的娃娃,這會使患者感到更加沮喪。
注意事項4/讓家人和朋友知道患者相信這個娃娃是真實的,讓他們也這樣對待娃娃。
注意事項5/試圖為娃娃提供一樣的生活和規模。
注意事項6/不要強迫患者愛上娃娃,而要讓他們自己選擇怎樣與玩偶進行互動。
(本文作者為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長照、認知症政策研究者——伊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