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隨著國人健康意識提升,市面上的保健食品、健康食品玲瑯滿目,常讓人難以抉擇。究竟健康食品和保健食品差別在哪?護肝、抗疲勞、調節血脂、調節血糖、延緩衰老、不易形成體脂肪、輔助調整過敏體質…等,健康食品功效有哪些?一文帶你看懂。
健康食品查驗登記,維護民眾的健康與權益
為了讓身體更健康,許多人會購買「健康食品」作為日常保健。食藥署說明,健康食品是指具保健功效,並標示或廣告其具該功效的食品,其所稱保健功效是指能增進民眾健康、減少疾病危害風險,且具有實質科學證據的功效,非屬治療、矯正人類疾病的醫療效能。
目前,衛福部公告訂定健康食品保健功效項目共有13項,包括:調節血脂、胃腸功能改善、護肝、免疫調節、骨質保健、不易形成體脂肪、抗疲勞、輔助調整過敏體質、調節血糖、延緩衰老、牙齒保健、輔助調節血鐵、輔助調節血壓。
衛福部公告訂定健康食品保健功效項目共有13項 | |
---|---|
健康食品保健功效項目 | 調節血脂 |
胃腸功能改善 | |
護肝 | |
免疫調節 | |
骨質保健 | |
不易形成體脂肪 | |
抗疲勞 | |
輔助調整過敏體質 | |
調節血糖 | |
延緩衰老 | |
牙齒保健 | |
輔助調節血鐵 | |
輔助調節血壓 |
此外,衛福部也建立健康食品查驗登記制度,業者可自願性申請查驗登記,只要經過產品安全、保健功效及安定性試驗等科學驗證,並經專家審查通過後,即可取得健康食品許可證,得標示或廣告經核定的保健功效。「健康食品申請許可辦法」為規範健康食品查驗登記有關許可文件之核發、換發、補發、展延、移轉及登記事項變更等事項,為使健康食品查驗登記符合實務上的需求,該辦法已於2024年5月17日發布修正,讓此管理制度更臻完善。
檢視自身需求,購買停看聽
食藥署提醒,只有依規定向衛生福利部申請健康食品查驗登記,並通過審查後,取得「小綠人標章」的食品,才能稱為「健康食品」及宣稱保健功效,食用「健康食品」應考量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不是吃越多越健康!
選購時應掌握「停」、「看」、「聽」三要訣:第一「停」下腳步,冷靜思考是否確實有需要及對健康是否有幫助?第二睜大眼睛,「看」產品包裝之「標章及核准字號」、「警語」、「注意事項」、「建議攝取量」及「保健功效」;第三「聽」醫師或營養師等專業人員建議,正確選購對自身狀況有益的健康食品。
圖/「健康食品」掌握購買3要訣,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食藥署提供
民眾如欲查詢經衛福部核准之健康食品,可至食藥署網站查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藥物消費者專區/整合查詢服務/食品/核可資料查詢)。
(本文轉載自2024.10.25「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97期,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