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氟對人體有害還有利?從英國擴大自來水加氟遭阻、台灣食鹽加氟看爭議點 | 健康遠見
飲食

氟對人體有害還有利?從英國擴大自來水加氟遭阻、台灣食鹽加氟看爭議點

【專家觀點】
氟對人體有害還有利?從英國擴大自來水加氟遭阻、台灣食鹽加氟看爭議點 氟對人體有害還有利?從英國擴大自來水加氟遭阻、台灣食鹽加氟看爭議點。Unsplash by Jacek Dylag

根據英國自來水加氟協會(British Fluoridation Society)的數據顯示,目前約有 610 萬英國人(僅佔總人口的 10 %)的自來水中有加氟。為了進一步改善英國人口腔健康,並能降低全民健保支出的考量下,英國政府打算將東北部的另外 160 萬人,也涵蓋在「自來水加氟」的範圍內,沒想到,此舉引發了爭議與阻撓。

台灣也曾討論過自來水加氟議題,因阻力過大放棄

猶記得台灣在 2017 年 2 月,行政院為改善兒童齲齒率高達 80 %的情況下,指示衛福部研議在台灣的自來水中加氟,同樣也和英國現在一樣,引起社會廣泛的討論與關切, 10 個月後,也就是 2017 年 12 月,由於阻力過大,台灣於是確定放棄自來水中加氟。

繼之前的台灣,現在的英國,「自來水加氟」吵得沸沸揚揚的同時,竟然連美國總統大選也無法倖免。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在 8 月 23 日退出美國總統初選,宣布支持川普前,就已經在媒體上,將「自來水加氟」直接貼上了「神經毒性」的標籤,他甚至揚言如果當選,一定把「氟」從自來水中踢出去。

自來水中加氟反對聲浪從未停歇過,且有擴大趨勢

從科學角度上來看,全世界有 30 多個國家使用自來水中加氟,除可降低蛀牙率 50~70% 外,並無發現其他不良副作用,且為美國醫學會和牙醫學會所推薦。但反對聲浪在 1950 年代自來水開始加氟以來,從未停歇過,且因為出現更多新的反對證據下,有擴大的趨勢。

連 2000 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卡爾森教授(Arvid Carlsson)也認為,加氟自來水中的含氟量是母乳的 100 倍,我們使用這樣的水來沖泡嬰兒奶粉,對嬰兒的神經發育恐有影響。正因為爭論不休,於是也吸引了媒體的關注,英國每日郵報健康版記者伊利先生(JOHN ELY)以及西蒙斯女士(Eve Simmons)遂先後以專題大篇幅的報導了這方面的正反意見,供大眾參考。

反對方最新的證據:

(1)美國在「環境衛生主管」和「水安全活動人士」間,長達 7 年的法律纏訟後,法院近期裁決,較高濃度的氟是「危險的」,尤其是對兒童而言,所以命令美國環保署將水中氟的安全水準定為 0.4 ppm,但美國目前在自來水中的氟濃度為 0.7 ppm,高出許多。肯特大學衛生政策佩卡姆教授(Stephen Peckham)接受《每日電訊報》訪問時說道,這項法院裁決很重要,它將迫使美國政府採取行動。

自來水中加氟反對聲浪從未停歇過,且有擴大趨勢。freepik by bublikhaus圖/自來水中加氟反對聲浪從未停歇過,且有擴大趨勢。freepik by bublikhaus

22024 年 5 月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流行病學馬林教授(Ashley Malin)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發表一篇研究論文,針對加州洛杉磯的西班牙裔 229 對母子進行了三年的追蹤研究,母親平均年齡為 29.45 歲,其中男童 113 名,女童 116 名,發現懷孕後期(29~40週)尿液含氟量較高的母親,其生下的嬰兒,在 3 歲時出現有神經行為異常的機率就會跟著變高,像是焦慮、易發脾氣以及頭痛等等。雖然目前尚不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母親體內的氟含量變高,但是,自來水加氟是被主要懷疑的對象。

馬林教授發現,孕婦尿液中氟化物含量每增加 0.68 毫克/公升,兒童在 3 歲時出現神經行為問題的機率就增加一倍,顯示孕婦氟化物的暴露與胎兒大腦發育之間存在著負面的關聯性,會對胎兒發育中的大腦帶來風險。不過,馬林教授自己也承認此次研究仍有一些局限性,像是孩子的異常行為是由母親自我報告的,而非專業人員。

此外,該研究僅證明了關聯性,尚未證明因果性。最後,他們的研究來自西班牙裔女性群體,其他群體仍然需要再做調查。因此,馬林教授希望衛生單位能夠在美國進行全國性的擴大研究,做進一步的確認。

自來水加氟在美國,約涵蓋73%人口比英國還要普及

自來水加氟在美國,約涵蓋 73%的美國人口,比英國還要普及,不過濃度較低,每公升自來水約含 0.7 毫克的氟(0.7 ppm),這是英國允許自來水每公升最高含氟量 1.5 毫克的一半而已。自來水中添加氟以後,就能「氟化」牙齒最外層,也是最堅硬的琺瑯質層,保護牙齒,減低磨損和破壞,有助於防止蛀牙。

馬林教授的最新研究並不是科學界第一次對飲用水加氟提出警告,然而,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首席醫療官惠蒂教授(Chris Whitty)表示,這些說法是誇大且沒有證據支持的。

根據英國衛生部門估計,如果把 5 歲兒童飲用水中從原本含氟量低於 0.2 ppm的地區,提高到 0.7 ppm,就能防止高達 2/3 的兒童蛀牙,並替NHS節省下數百萬美元的醫療支出。現階段,利用健保系統替幼兒預約牙醫的家長,經常因為牙醫有太多病患而預約不到,或者是在最後一刻被取消預約,問題相當嚴重。

自來水中加氟似乎已不像古早時期,那麼的有益處

飲用水加氟,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一項低成本、高效能的公共衛生舉措,因為與戒菸、多運動或吃更健康的食物相比,氟化是可以不依賴民眾堅定的自律性,就能被動達成。只是一些專家認為,現在氟的獲得有多種管道,像是:牙醫師開給氟片、牙齒塗氟、牙膏和漱口水含氟之外,甚至台灣還有食鹽加氟的新產品—「氟碘鹽」(台鹽 2016 年 10 月 21 日上市),因此自來水中加氟,似乎已不像古早時期,那麼的有益處。

再加上擔心有危險性的情況下,肯定有人會反對。早期科學界已知的風險有「氟中毒」(Fluorosis),也就是當兒童在牙齒發育過程中,攝取過多的氟,輕度時會導致牙齒上出現非常白的線條,更多時則會導致牙齒變色。在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飲用水中加氟不應超過 1.5 ppm的情況下,行之有年,但現在顯然已經到了重新再思考的時候了,讀者以為如何呢?

(本文作者為潘懷宗博士/藥理學教授)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