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秋季因日夜溫差大,加上短期內天氣仍舊濕熱,使得秋天成了傳染病的高峰季節,尤其流感與腸病毒,更是許多家長的夢魘。流感與腸病毒的症狀相似,如發燒、喉嚨痛等,容易使人混淆究竟流感與腸病毒該如何去分辨?輔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藉由「3大症狀差異」,來帶大家辨別兩者的不同。
秋季是疾病流行高峰季,流感、腸病毒疫情肆虐,加上開學之後,更容易校園群聚感染,傳播到家庭及社群。不過一旦有症狀,要如何區分是流感還是腸病毒感染?耳鼻喉科醫師列出「3大症狀差異」,提醒民眾如有口腔潰瘍症狀,罹患腸病毒的機率較大,而流感病程發展較快,約半天到1天會開始發燒。
近期流感、腸病毒等傳染病,因校園群聚,紛紛進入流行高峰期。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10月6日~12日門急診類流感就診達69,591人次,腸病毒門急診則達15,666人,雖疫情趨緩,但近日氣溫變化大,加上流感全年化威脅,仍須小心以對。
尤其,流感、腸病毒疾病症狀相似,包括發燒、喉嚨痛、全身肌肉痠痛等,不少人容易混淆。輔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提醒,可從「3大症狀差異」來分辨是流感還是腸病毒。
流感主要影響呼吸道症狀
胡皓淳說明,流感症狀主要包括突發高燒、劇烈頭痛、肌肉疼痛和關節痛、喉嚨痛和咳嗽、疲倦和虛弱等。流感和腸病毒一樣,會出現突如其來的高燒,體溫可達攝氏39度或更高,這種高燒一般會伴隨打冷顫和全身不適感。
他指出,流感主要影響呼吸道,喉嚨痛和乾咳也是常見的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會持續幾天到幾週;此外,流感也會引發較劇烈的頭痛,容易引起全身肌肉和關節的疼痛。再感染流感後,患者會感到極度疲倦和虛弱,可能會長達數週時間。
圖/流感症狀主要包括突發高燒、劇烈頭痛、肌肉疼痛和關節痛、喉嚨痛和咳嗽、疲倦和虛弱等。freepik by benzoix
腸病毒常導致胃腸道症狀
至於腸病毒症狀,胡皓淳說明,通常包括發燒、口腔潰瘍和喉嚨痛、皮疹以及腹瀉和嘔吐等。腸病毒也會引起發燒,但通常發燒程度和持續時間較輕,不像流感那麼劇烈,大約落在攝氏38度左右;不過腸病毒常導致口腔內出現小潰瘍,這些傷口通常在口腔、舌頭和喉嚨部位出現,可能引起喉嚨痛和吞嚥困難。
此外,腸病毒感染還可能會引起皮膚上的紅疹,集中於手掌、腳底和臀部等部位,這些皮疹有時會伴隨搔癢和紅腫。胡皓淳提醒,腸病毒感染以胃腸道症狀為主,如腹瀉和嘔吐,這些症狀會影響到患者的飲食和水分攝取。
流感、腸病毒3大症狀差異
胡皓淳強調,流感與腸病毒的主要差別在於「症狀發展速度」與「影響區域」,可用以下3大情況的辨別:
▌病程速度:流感通常在半天至1天內,就會出現發燒和其他明顯症狀,病程進展較快;腸病毒的病程發展則較為緩慢,會先有輕微的不適,在2、3天內病情逐漸加重。
▌症狀範圍:流感主要影響呼吸道症狀,而腸病毒則更容易攻擊口腔、咽喉與胃腸道。
▌是否有皮疹和潰瘍:這是最明顯的分辨關鍵,如果有皮疹或口腔潰瘍,通常更有可能是腸病毒,而不是流感。
目前,公費流感疫苗已於10月1日起分2階段開打,第1階段公費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幼童及高風險族群等11類對象,施打後需1~2週才能產生保護力;第2階段公費施打則在11月1日開始。另外亦有自費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共有5款可供挑選。疾管署也呼籲民眾,可盡速接種疫苗,才能及早增強免疫力,進而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襲。
(優活健康網 王韻雅/報導,原文標題為:如何分辨流感、腸病毒?耳鼻喉醫列「3症狀」差異:口腔潰瘍是關鍵)
➤ 延伸閱讀:腸病毒症狀有哪些?一定發燒嗎?感染徵兆、潛伏期、停課標準一次看
專欄簡介: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更多內容請至【Uho優活健康網】/【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