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這年代的爸媽育兒壓力比 40 年前高?臨床心理師授8招避免身心健康受害 | 健康遠見
壓力

這年代的爸媽育兒壓力比 40 年前高?臨床心理師授8招避免身心健康受害

【專家觀點】
這年代的爸媽育兒壓力比 40 年前高?臨床心理師授8招避免身心健康受害 這年代的爸媽育兒壓力比 40 年前高?臨床心理師授8招避免身心健康受害。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編按:這年頭育兒成本高,難怪時下年輕人對生兒育女卻步,也導致「少子化」的發生。現今養小孩的壓力究竟有多大呢?美國心理學會(APA)調查發現,在有小孩的民眾中,高達 48% 覺得生活壓力重到難以承受,但在沒小孩的人中卻只有 26% 。俗話說「養育一個孩子長大,需要一整個村莊的力量」,根據研究和 40 年前相比,現在的父母花在工作和育兒的時間愈來愈長,休息與社交的時間相對大幅減少。辛勞的現代父母們一起來看看如何有效排解育兒壓力吧!

前些時候應某間國小的邀請擔任反毒宣導的講師,結果全校學生集合好後居然坐不滿一間教室。從講台放眼望去,每個年級的孩子都是個位數,讓我當下有些訝異,深刻感受到什麼是「少子化」。

和學務主任聊天,他很擔心繼續這樣下去學校會被裁併,對於「少子化」浪潮則抱持悲觀的態度,認為是大勢所趨。畢竟這年頭育兒成本高,經濟負擔沉重,加上大環境欠佳,社會風氣敗壞,價值觀扭曲,隨著孩子成長要煩惱的事情不少,難怪時下年輕人對生兒育女卻步。

和 40 年前相比,現在的父母花在工作和育兒的時間愈來愈長

現今養小孩的壓力究竟有多大呢?不久前美國的醫務總監,也就是美國聯邦公共衛生事務的主要發言人維偉克.莫西(Vivek H. Murthy)醫師曾發表專文指出,育兒壓力已成為父母或照顧者健康的隱憂,強調這是需高度關注的公衛議題,並提醒父母或照顧者的福祉和孩子的福祉息息相關,若前者狀況不好恐對孩子身心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文中引用美國心理學會(APA)去年的調查發現,在有小孩的民眾中,高達 48% 覺得生活壓力重到難以承受,但在沒小孩的人中卻只有 26% 。而和 40 年前相比,現在的父母花在工作和育兒的時間愈來愈長,休息與社交的時間相對大幅減少。

母親每周工時從平均 20.9 小時攀升至 26.7 小時,父親則從 39.8 小時攀升到 41.2 小時。在幼兒的照顧時間上,母親增加了 40% ,父親更是增加了 154% 。必須完全為另個生命負責所感受到的無助、壓力和疲憊恐降低幸福感,危害心理健康。

至於要如何改善現狀?其表示政府責無旁貸,應積極推動友善的育兒環境。除需加強育兒家庭的財務支持,如稅收減免,也應獎勵企業,讓員工以帶薪休假或有薪病假的方式照顧孩子,並在需要時獲得可負擔的相關服務,更重要的是落實保護措施,提供必要安全援助。

和 40 年前相比,在幼兒的照顧時間上,母親增加了 40% ,父親更是增加了 154%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圖/和 40 年前相比,在幼兒的照顧時間上,母親增加了 40% ,父親更是增加了 154%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育兒壓力大? 8 招學習壓力管理避免健康受害

當然家長也要學習壓力管理,那可以怎麼做呢?專家建議如下:

◎調整呼吸:

當感到煩躁時,先停下手中的事,緩慢重複呼吸、吐氣的動作(註:吸氣 4 秒,吐氣 6-8 秒),穩定情緒,避免衝動行事。

◎放慢腳步:

在有限的時間內安排許多事務,且希望都能做好常讓人喘不過氣來,帶來壞心情。最好還是量力而為,勿一味追求效率。

◎給予空間:

不要成為直升機父母,總是跟緊孩子,試圖解決所有問題,害怕他們遭遇挫折。適度引導,陪伴探索,給彼此一點空間。

◎懂得求助:

教養孩子傷腦筋,當遇到困難時,不妨參考其他家長的教養方式,請求家中長輩、朋友或同事幫忙,或是接受親職諮詢。

情緒緊繃時,運動釋放的多巴胺能抵銷掉壓力荷爾蒙。每天撥空從事有氧運動,20分鐘不嫌少,能帶著孩子一起做更好。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圖/情緒緊繃時,運動釋放的多巴胺能抵銷掉壓力荷爾蒙。每天撥空從事有氧運動,20分鐘不嫌少,能帶著孩子一起做更好。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心存感激:

每天記下值得感恩,或可稱為小確幸的3件事。文獻證實,將感恩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助緩解壓力,並降低沮喪感。

◎睡眠充足:

「睏飽」可減輕焦慮、消除疲勞和提升免疫力。確保自己能得到適當的放鬆、休息。再忙也要找機會打個小盹,補充精力。

◎規律運動:

情緒緊繃時,運動釋放的多巴胺能抵銷掉壓力荷爾蒙。每天撥空從事有氧運動,20分鐘不嫌少,能帶著孩子一起做更好。

(延伸閱讀:研究:幼兒心肺適能佳,或可提升大腦智力

◎避免比較:

教養需持續學習和經驗累積,不要盲目追求完美,想要達到社群媒體上所謂的「好父母」,面面俱到只會讓人精疲力盡。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個體,教養過程中難免面臨挑戰。但無論如何,家長都要先善待自己,關照個人需求與情緒,必要時善用資源,適時放手,讓其他人分擔責任。唯有父母健康,方能教養出健康的孩子來。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柯俊銘)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