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去年北市有一名婦幼診所醫師為患者進行子宮鏡手術時,因操作失誤導致患者死亡,近期被網友起底是「波波醫師」,引發社會熱烈關注與討論,也引起部分本土醫師擔憂波波學歷近年後門開更大,恐影響病患權益。近日,網路上更流傳出一份「波波醫師900人名單」,包括姓名、學歷、所處縣市以及就診單位都清楚詳列,遍及北中南大醫院。
有婦幼診所醫師過去執行子宮鏡手術導致患者死亡,近期被起底是波波醫師,引發討論。本土醫師擔憂波波學歷近年後門開更大,衛福部長邱泰源表明嚴格管理、注重品質決心。
波波醫師是什麼?
「波波醫師」是指民國106年後赴中東歐國家唸書的醫學系、牙醫系學歷生,考取台灣醫師執照時,應考資格適用衛福部、考選部、教育部於105年底共同發布原則,較一般「大學辦理國外學歷採認辦法」嚴格,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近日指出考選部過去2年半未依照原則審核考生。
針對近期惹議的波波醫師事件,醫師蘇一峰在臉書指出,10年前醫界曾為了波波醫師上街頭,10年後還是為了波波醫師上街頭,如今執政黨把波波後門開更大,「統統都快速認證」。
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下午出席台灣醫學週活動,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到如何看待「波波醫師」後門開更大的質疑聲浪。
邱泰源說:「這是我們一定要澄清的。」3度提及嚴格管理、注重品質的核心態度,審核只有越來越嚴,沒有越來越寬,相信衛福部管理絕對是最嚴格的,兼顧醫師品質。對於在網路論壇出現波波醫師名單被公開,他僅回應還沒看到流傳的900人名單。
本文轉載自2024.11.11「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