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國腸胃科醫生近期在TikTok上分享零卡汽水對健康的影響,雖然這類汽水宣稱零熱量又無糖,但醫生表示太常喝還是對健康不好,甚至可能增加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
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塞西(Saurabh Sethi)接受過哈佛和史丹佛的專業訓練,目前是一位腸胃科醫生。他經常在TikTok上分享醫療常識,近期也分享自己對無糖汽水的見解。
研究:赤藻糖醇會使心臟病、中風風險增加 80~121 %
早在 2023 年 2 月 27 日美國克里夫蘭診療所(Cleveland Clinic)醫生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上題為「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常見的低熱量代糖丁四醇(Erythritol,又譯赤藻糖醇),竟與主要心血管事件高發存在關聯,使其風險增加 80%~121% 不等,並會引發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會提高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減肥族請留意。
丁四醇是玉米發酵後自然形成的糖分,完全沒有熱量(卡路里),卻有普通糖的 70% 甜度,因此常被用來製造食品和飲料,例如:「怪獸能源」(Monster Energy)飲料、「黑羅頂」(Halo Top)品牌的冰淇淋和「追求」(Quest)營養吧無不拿來當作甜味劑,讓產品香甜可口。
克里夫蘭診療所心臟血管與代謝科學部主管海珍(Stanley Hazen)表示,參加研究的人喝了含丁四醇人工添加劑的飲料之後,血液中連續好幾天血小板凝塊的風險遠高於飲食當中,不含這成分的人。
塞西在影片中表示,有研究指出,每天喝 2 罐或以上的無糖汽水,女性面臨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會顯著增加。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和美國中風協會(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2019 年的研究顯示, 50 歲以上的女性如果常常喝無糖汽水,罹患這些疾病的風險會更高,而且沒有病史的人比有病史的人發作的機率更高。
圖/Pexels by Polina Tankilevitch
無糖汽水含高磷可能造成腎臟病,每天 2 罐以上就有風險
除此之外,無糖汽水也可能造成腎臟疾病。塞西表示,無糖汽水中含有高磷,會對腎臟功能造成損害。據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研究指出,每天喝 2 罐以上的無糖汽水,腎絲球過濾率(腎臟功能指標)下降的速度是一般人的 3 倍。
無糖汽水也會影響胰島素敏感性,對腸道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喝無糖汽水也會影響胰島素敏感性,且干擾腸道微生物群,對腸道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腸道健康對擁有強健的免疫力十分重要,擁有充足的好菌能幫助抵抗多種疾病,而無糖汽水中的人工甜味劑可能會擾亂這些好菌的平衡; 2022 年,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代糖在人體內會顯著影響腸道菌群,從而改變人體血糖水準,他們先是於 2014 年,就發現,人工甜味劑會影響小鼠的腸道微生物組,從而影響它們的血糖反應。
無糖汽水會增加人體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而影響飲食控制
塞西也提到,無糖汽水會增加對高熱量食物的渴望,進而影響飲食控制。據《JAMA Open Network》 2021 年的一項研究指出,無糖汽水中常加入甜味劑「三氯蔗糖」(sucralose),這種物質會刺激大腦的神經獎勵反應,導致人們對食物的渴望增加,進而攝取更多高熱量食物。
塞西表示,「無糖汽水沒有任何營養價值」,建議大家在飲用時,務必慎重考慮,或以水替代。
克里夫蘭診療所心臟血管與代謝科學部主管海珍表示,有些產品的成分標誌,根本不顯示「丁四醇」這個字眼,而用「用天然產品人工加甜」或「零糖分」等字句描述丁四醇。
他說,近年來,丁四醇等增甜劑極受歡迎,可是,確有必要對代糖的長期效應做深入的研究,「心血管疾病是累積一段時間造成的,心臟病已成全球第一大死因,我們必須確定,入口的食物不是隱形的肇因。」
他和研究同仁經過 3 年的觀察,發現美國和歐洲 4000 多名志願接受試驗的人,如果血液當中含丁四醇成分,心臟血管出問題的機率大於其他人。分析血液和協小板的關係,也發現丁四醇似乎有促進血液凝塊的作用。
研究發現對低卡、低糖、低碳水化合物(醣)飲食的人,尤其有參考價值,因為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才「避醣」的人,恰好也是可能因此承受丁四醇不良副作用的人。
(本文作者為認知症整合照護專家,長照、認知症政策研究者——伊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