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養兒育女所需承擔的經濟壓力、育兒成本不容小覷!尤其,近年來隨著原物料上漲,家長們也深感「嬰兒奶粉價格好貴」。目前英國法令規定,嬰兒配方奶粉和菸草以及彩票一樣,禁止積點獎勵或折扣等促銷行為,台灣也是一樣。中華民國《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廣告及促銷管理辦法》規定,嬰兒配方奶粉不得以樣品、贈品、折扣劵、優待劵、開罐價、搭配其他物品銷售或以特別展示會之方式促銷。但政府設置嬰兒配方奶價格打折、促銷禁令真的有必要嗎?
英國民間組織 2024 年 11 月份建議,應該將「嬰兒配方奶粉價格的促銷禁令」廢除,以減輕育兒父母必須「高價」購買奶粉的經濟壓力。
同時,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s;CMA)關於嬰兒配方奶粉的期中報告也提到,配方奶粉市場確實需要被「搖醒」一下(Shake up),藉以幫助那些負擔沉重的父母們,多年來他們一直獨自「承受」,確實是到了需要被關心的時刻了。
民間團體建議英國政府發行—平價「NHS品牌」嬰兒奶粉
更有創意的是,民間團體甚至建議,英國政府應該發行廉價的「NHS品牌」嬰兒奶粉,也就是「全民健保牌」奶粉,供大家購買,同時禁止醫院和嬰兒奶粉品牌之間有任何「明示」或「暗示」性的掛勾。
民間團體認為,因為奶粉公司在價格競爭上不夠激烈,且父母會錯誤的把「售價」與「品質」直接畫上等號,才選擇了較昂貴的產品。事實上,嬰兒配方奶粉的營養成分,因為受到衛生單位的嚴格管控,只要能夠核准上市,其營養成分都相差無幾,甚至不可以隨便額外添加營養素。
英國CMA首席執行官卡德爾女士(Sarah Cardell)在報告中就提到,目前三家嬰兒配方奶粉公司達能(Danone)、雀巢(Nestle)和肯達米爾(Kendamil),控制了英國 90% 以上的市場。
嬰兒配方奶粉價格飛漲:短短兩年內,漲幅達 18~36%
單從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2 月的短短兩年內,嬰兒配方奶粉的價格就上漲了 18~36% 。如果父母能正確選擇價格較低的品牌,在嬰兒出生的第一年內,就可以節省高達 500 英鎊(20,821 元台幣)的支出,相當可觀。
育兒慈善機構帕爾默女士(Maxine Palmer)認為價格之所以飛漲,是因為廠商抓住了父母都想用最好的來育兒之心理,才會讓他們在「貴的奶粉」和「沉重的生活負擔」之間左右為難。
圖/英國民間團體呼籲廢除「嬰兒奶粉價格促銷」禁令,以減輕父母的負擔。photoAC by uni10
規定嬰兒配方奶粉禁止積點獎勵或折扣等促銷,台灣一樣
目前英國法令規定,嬰兒配方奶粉和菸草以及彩票一樣,禁止積點獎勵或折扣等促銷行為,台灣也是一樣,中華民國《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廣告及促銷管理辦法》規定,嬰兒配方奶粉不得以樣品、贈品、折扣劵、優待劵、開罐價、搭配其他物品銷售或以特別展示會之方式促銷。
英國民間機構認為,早期的這項立法意旨是為了鼓勵與提高母乳餵養率,因為母乳餵養對兒童最健康。但到了 2024 年,已經時過境遷,目前都是在沒有辦法餵養母乳下,才迫不得已選擇配方奶粉,而這項法令反而會阻止產品間價格的競爭,從而產生意想不到「父母需支付更高買價」的結果。
因此,如果法令允許各個奶粉供應商進行價格競爭,大打折扣戰,將會使父母買到更便宜的奶粉。英國市場調查發現,奶粉供應商幾乎完全不擔心,每次提高售價後,會有客群流失的壓力,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就把所有製造成本,迅速而全面地轉嫁給父母。
儘管英國有不准促銷的法律規定,但自 2024 年 1 月份起,英國大型超市阿斯達(Asda)就自行開始實施「積點優惠」購買嬰兒奶粉,另外,冰島政府也公開反對這種不能促銷的法律規定。
另一方面,奶粉公司,為了使自家產品脫穎而出,均設計特別亮麗的產品名稱,例如「Advanced(加強)」或「Super(超級)」等等,很容易讓父母們以為其品質特別好,特別高,這種「名稱誤導」,反而湮滅了「所有嬰兒配方奶粉都能滿足嬰兒營養需求」的重要事實。
台灣嬰兒配方奶粉在這 2~3 年內,也因為原物料和運費上漲
一位母親奧利里女士(Danielle O'Leary),在倫敦接受BBC記者拉比亞克女士(Mitchell Labiak)採訪時表示,這幾年奶粉價格確實上漲了許多,相當糟糕。而台灣嬰兒配方奶粉在這 2 ~ 3 年內,也因為原物料和運費上漲,漲幅也不低(10 ~ 13%)。
早前,江宜樺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期間,就曾經召集台灣 6 大奶粉進口商,協調不漲價,不過哪已經是 10 多年前的事了(2012年)。而英國CMA似乎這陣子比較積極,除關心價格外,也加強宣導正確觀念。
嬰兒配方奶喝到幾歲?6 個月大後可循序漸進地加入副食品
像是無法餵養母乳的嬰兒, 6 個月大後,經循序漸進地增加副食品,可以儘早完全脫離配方奶粉。不像母乳餵養,基本上是能喝多久就喝多久,想法完全不同。
截至目前為止,英國政府尚未決定要實施價格上限管制,雖然強制執行,確實可以「降低市場價格」,但也擔心會造成奶粉供貨短缺的副作用。不願公布姓名的製造商就表示,設定價格上限,是不正確的,而且也是無法長久維持的反商業行為。
但為了回應英國政府,三大奶粉商都有釋出善意,達能公司表示,同意CMA的觀點,應將重點集中在父母所能接收到的訊息,是否正確,特別是嬰兒配方奶粉之間的差異性分析。
雀巢公司表示,將繼續與CMA進行建設性合作,加強宣導。肯達米爾公司表示,其產品是唯一英國製造嬰兒奶粉中,努力下降價格的公司,是個優等生。
(本文作者為潘懷宗博士/藥理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