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牙齒是人體十分重要的器官之一,所以保持口腔清潔,更是人人不可忽視的。然而,在潔牙的過程當中,牙齦是否會隱隱作痛,或甚至有流血的情況呢?如果有的話,就需要特別注意是否為牙齦炎了。牙齦炎是因牙齦溝內聚集了牙周細菌,若沒有及時清潔與治療的話,就容易惡化成牙周病,牙齒變無可挽回。牙周病有什麼症狀?它的病程又會如何進展?跟著《牙齒顧好,大腦不老:6步驟+45張圖,掌握牙周病與失智症的關鍵》一書教你如何辨別。
變成牙周炎,牙齒就無法恢復原狀
變成牙周炎,再也找不回健康牙齒
即使感染了牙周病,牙齦也不會立即萎縮,牙齒更不會馬上脫落。牙齒和牙齦交接的地方有道稱為牙齦溝的溝槽。如果牙齦溝內聚集了牙周細菌,又沒有及時治療的話,就會造成牙齦發炎,導致牙齦與牙齒分離,加深牙齦溝。因為這樣而形成的溝槽,就稱為「牙周囊袋」。牙周病的嚴重程度,可以透過牙周囊袋的深度來評估。
在初期階段, 牙齦可能會腫脹、出血。這種狀態稱為「 牙齦炎」。如果不及時治療牙齦炎,牙周細菌中的細菌會增生,引起發炎並加深牙周囊袋(輕度症狀)。牙周病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隨著症狀持續發展,細菌會破壞周遭環境,入侵牙齦深處。慢慢地,甚至會侵蝕支撐牙齒的齒槽骨(中度症狀)。如果覺得牙齒鬆動或浮動,那是因為牙周病的病程已經發展到中期階段了。
症狀持續惡化的話,會有一半以上的齒槽骨遭到侵蝕,牙齦萎縮到無法支撐牙齒。牙齒搖搖欲墜,隨時可能脫落(重度症狀)。
如果是牙齦炎,只要消炎就可以讓牙齦恢復健康的狀態。
如果惡化成牙周炎,遭到腐蝕的骨頭可是無法再生的。
圖/牙周病症狀與3種不同病程階段變化。(圖2-7)出色文化提供
近來,進步的再生療法讓部分組織有機會重新長出來。未來利用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細胞)進行大規模組織再生,也不再是夢想。但想要完全恢復到原來的健康狀態,仍然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牙周病就像潰瘍
牙周病如此麻煩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一點都不痛。因此,患者本人可能甚至不知道自己罹患牙周病,放任症狀持續惡化。如果有了蛀牙,會因為牙齒陣陣抽痛去看牙醫。但是牙周病很少會引起疼痛,因此常常遭到忽略,沒能及時進行治療。
但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因為牙周囊袋發炎時會出血,就像在口腔裡出現潰瘍症狀一樣,皮膚表面因發炎而脫皮、出血。
要是每顆牙齒都有一個約 0.5 公分深、 72 毫升的牙周囊袋,這就像在嘴巴裡有個跟成人手掌大小差不多的潰瘍傷口。如果這個潰瘍不是在牙齒,而是在胃的話呢?如果胃潰瘍的面積有手掌那麼大,可能會因為劇烈疼痛而動彈不得。但是罹患牙周病的話,即使出現這麼大的潰瘍,也不太會覺得痛。
口腔因為潰瘍而導致牙齦發炎的話,免疫細胞就會傳送指令到大腦,引起疼痛的感覺。但如果是牙周病,牙周細菌產生的毒素會抑制免疫系統傳送指令,所以就不太會覺得痛。
事實上,許多牙周病患者並沒有注意到早期出現的症狀,讓牙周病就這樣靜靜地、緩慢且穩定地惡化。因此,牙周病又被稱為「無聲殺手」,是相當恐怖的疾病。
(延伸閱讀:牙周病是「隱藏慢性病」!和中風、失智、糖尿病有關?一文看治療方式)
你有牙周病嗎?來做個自我檢查吧!
即使沒有症狀,也可能有牙周病
讀到這裡,一定會很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牙周病吧。
如果你認為自己「沒有症狀,應該沒有牙周病」的話,還是檢查一下比較好。
下頁圖2-8是牙周病檢查表。請一邊確認自己口腔內的狀況,一邊勾選符合自己的項目。
牙周病檢查表 |
---|
刷牙時出血 |
刷牙時牙齦疼痛 |
牙齦腫脹 |
牙齦化膿 |
牙根處有縫隙 |
嘴巴感覺黏黏的 |
食物殘渣會卡在齒縫間 |
難以咀嚼食物 |
感覺牙齒有點浮動 |
牙齒鬆動 |
牙齒排列發生變化 |
介意口臭 |
被家人發現有口臭 |
圖/牙周病檢查表。出色文化提供
只要符合這 13 項當中的任何一項,就代表可能罹患了牙周病。
而且符合的項目愈多,牙周病正在惡化的可能性就愈大。
另外,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也更容易罹患牙周病,請務必當心。
▋中年世代
▋抽菸
▋罹患糖尿病
▋刷牙方式不正確
不過,要確定是否罹患牙周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走一趟牙科診所,接受醫生的檢查。只要你的情況符合牙周病檢查表中的任何一項,都最好前往牙科診所接受治療。
順帶一提,口臭是牙周病最明顯的症狀之一。
牙周病引起的口臭非常嚴重,就連一公尺外的人都能聞到。
牙周病患者口腔內的氣味,通常被描述為「聞起來像爛掉的洋蔥或雞蛋」。隨著病情惡化,牙周囊袋持續發炎,口臭就會變得愈來愈嚴重。
即使吃完東西後出現口臭,暫時的口腔異味倒是不用擔心。若你很在意口臭的問題,請到牙科診所尋求適當的治療。
(本文節錄自《牙齒顧好,大腦不老:6步驟+45張圖,掌握牙周病與失智症的關鍵》一書,作者福田真一為福田牙醫診所院長、醫學博士,出色文化)
圖/《牙齒顧好,大腦不老》出色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