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最新研究:塑膠製品中414種化學物質與乳癌、癌症有關,專家籲少用 | 健康遠見
乳癌

最新研究:塑膠製品中414種化學物質與乳癌、癌症有關,專家籲少用

最新研究:塑膠製品中414種化學物質與乳癌、癌症有關,專家籲少用 最新研究:塑膠製品中414種化學物質與乳癌、癌症有關,專家籲少用。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國健署資料顯示,在台灣,乳癌是發生率第一的婦癌,每年有逾 2000 名婦女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有 6 名婦女因乳癌離世。而國外最新研究發現,日常塑膠製品中常用的 400 多種化學物質與乳癌有關,這些化學物質可能是導致年輕女性癌症發生率不斷升高的因素!

塑膠製品藏乳癌危機!專家:國際間應加強監管

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塑膠製品,從家居用品、食品包裝、電子配件等,都可見塑膠的蹤影。先前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有超過 900 種商業用途的化學物質可能導致乳癌,而這項發表於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通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tters)的最新研究,進一步將前述 900 種化學物質與塑膠製品化學物質資料庫交叉比對,共有 414 種化學物質匹配。這項發現意味著塑膠製品中的多種化學物質皆與乳癌的發生有關!

這些化學物質包括:俗稱塑化劑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PFAS)、芳香胺等。研究團隊指出,在動物試驗中,這 414 種化學物質會導致形成乳房腫瘤、促進雌二醇和黃體素的合成等,而這些都是可能導致乳癌的危險因子。

根據《衛報》報導,研究人員之一、美國研究機構 Silent Spring Institute 研究主任 Ruthann Rudel 表示,國際間應加強對塑膠製品當中化學物質的監管,也呼籲女性採取保護自己的措施,例如避免使用塑膠製的廚房用品和食品包裝,「人們不必了解每種化學物質,但可以嘗試減少使用塑膠,對地球和自己都有好處。」

(延伸閱讀:塑膠袋裝熱湯、不沾鍋捨不得換?專家揭7大NG行為,小心吃下塑化劑

塑化劑、PFAS究竟是什麼?有什麼危害?

塑化劑、PFAS都屬於環境中常見的內分泌干擾物質,也稱環境荷爾蒙,進入人體後會干擾正常的內分泌系統運作,進而影響健康。根據國衛院資料顯示,塑化劑用途廣泛,在化妝品、食物容器、兒童玩具、醫療器材等都可見。

長期暴露於塑化劑中除了可能致癌外,孕婦大量接觸也會對胎兒和新生兒的發育造成影響。日常生活中可透過減少使用塑膠製品、飲食前洗手等,降低暴露在塑化劑中,多喝水也有助於將塑化劑排出體外。

PFAS則因防水、防污的特性,同樣被用於許多生活用品或交通工具中,根據環境部資料顯示,PFAS難被分解,會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中,對免疫系統、生殖系統及肝臟等器官都會造成損傷,甚至可能致癌。

雖然包括台灣在內,各國遵照「斯德哥爾摩公約」逐步禁用PFAS類物質,但人們仍無法完全避免接觸PFAS,日常生活中可注意避免使用未清楚標示、來路不明的防水衣物和家用產品,減少接觸風險。

(延伸閱讀:衛生紙竟潛藏PFAS有害物質!專家:長期恐致癌,小心5接觸途徑

(本文轉載自2024-12-18 健康醫療網

專欄簡介:

「健康醫療網」是以健康新聞、治療新知為主的全方位健康媒體平台。即日起「健康醫療網」將與「健康遠見」網站共同合作,將為讀者提供最專業、最即時、最深入、最樂活的多元健康資訊。

了解更多資訊,可至健康醫療網官網查詢:【健康醫療網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