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在中國延燒!中國疾控中心日前警告,症狀與流感、COVID-19相近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中國稱「人類偏肺病毒」)感染病例,入冬後在中國明顯增加,尤其以14歲以下及北方省區尤其明顯。但究竟什麼是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症狀有哪些?如何治療?專家提醒,3類人是感染的高危險群。
中國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感染蔓延,14 歲及以下病例及北方省區增
中國疾控中心日前警告,症狀與流感、COVID-19相近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中國稱「人類偏肺病毒」)感染病例,入冬後在中國明顯增加,尤其以 14 歲以下及北方省區尤其明顯。老年人及幼童都是感染的高危險群,且目前暫無疫苗及藥物可治療。
綜合香港01、星島網及中國媒體報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日前發布「全國呼吸道傳染病監測情況」指出,中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其中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感染逐漸增多。而這一病毒是直到 2001 年才由荷蘭研究人員首次發現。
這項監測指出,根據中國全國重點醫院採集的呼吸道樣本顯示,今年入冬以來,14 歲及以下病例中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陽性比率呈波動上升趨勢。以地域來看,北方省區上升趨勢更明顯。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症狀有哪些?感染症狀、表現和新冠肺炎相似?
中國疾控中心表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是一種會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臨床症狀與流行性感冒及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相近,患者會出現咳嗽、鼻塞、發燒、呼吸急促等不適症狀。
圖/老年人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可能誘發肺部感染或哮喘(氣喘)加重。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治療僅有症狀治療,沒有相應疫苗和抗病毒藥物
報導指出,有醫療衛生專家先前警告,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雖是對人們影響最大的 3 種病毒之一,但卻不為多數人所知,且目前暫時也沒有相應的疫苗和抗病毒藥物可供治療,醫師往往只能根據患者症狀治療。
專家指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屬副黏液病毒,類似麻疹及腮腺炎。儘管許多人在一生中都可能感染過這種病毒,但大多數人不會出現嚴重症狀,主要是影響上呼吸道,引起前述不適症狀。
這 3 類人是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的高危險群,恐釀嚴重併發症
報導指出,5 歲以下兒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等 3 類人群,是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的高危險群。其中,兒童感染後容易出現毛細支氣管炎或重症肺炎,有些兒童或會出現中耳炎、腹瀉、嘔吐、出疹及發燒;老年人則可能誘發肺部感染或哮喘加重。
根據報導,大部分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患者雖可在患病後 7 至 10 天內痊癒,惟這種感染產生的免疫保護十分微弱,感染者在其後一生中都可能再次感染。
研究:38% 感染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無症狀,但也有機會傳播病毒
報導指出,美國傳染病專家甘地(Monica Gandhi)表示,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須注意的是即使沒有病徵,也有機會傳播病毒。有研究顯示,無症狀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比重,至少占所有感染病例的 38% 。
本文轉載自2024.12.25「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