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2025 年台灣正式步入「超高齡社會」,每 5 人就有 1 人是老年人口。而關乎 80 歲以上可免巴氏量表聘僱外籍移工的「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修正案,今 2024 年 12 月 31 日於立法院會三讀通過。勞動部長洪申翰昨日對此表示,該修正案通過,將付出供需失衡、薪資負擔能力較低家庭難找照顧資源、中重症家庭照顧品質下降等 3 大代價。
藍營提出就業服務法修法草案, 80 歲以上長輩不需巴氏量表評估即可聘請外籍看護,勞動部長洪申翰今天說,如果明天三讀通過,可能馬上要面對外籍看護市場供需失衡的失序和混亂。
多名國民黨立委日前提出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修正草案,主張雇主聘僱外國人從事家庭看護工作,被看護者凡年齡滿 80 歲以上或 70 到 79 歲的癌症 2 期,得免經醫療機構的專業評估,也就是不用巴氏量表評估。
洪申翰今天在臉書表示,明天的立法院院會預計要處理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修正案的二、三讀,很擔心會成為一個衝擊中重症家庭照顧權益的法案。
洪申翰指出,目前國民黨版本的內容是, 80 歲以上的長者不需經過醫療專業評估,就可以申請外籍看護。
全面開放80歲以上免評申請,未來恐跳躍式暴增約16萬外籍看護需求
洪申翰說,截至今年 11 月,台灣累計約 22.7 萬名外籍看護,每年正常增加 1 萬多名。如果照目前國民黨團的就服法修法版本三讀,全面開放 80 歲以上免評申請,將會突然增加約 53 萬長者可以免評申請聘用外籍看護工。
洪申翰強調,若以申請率 30% 估計(依照過去經驗與照顧專業機構的推估),未來恐怕會跳躍式暴增約 16 萬外籍看護的需求。
台灣面臨與日韓搶外籍移工處境,將來負擔能力低家庭難找外籍看護
然而,洪申翰說,以這幾年的狀況來說,台灣本已要面臨要與日、韓搶工的困難處境,尤其日、韓聘請外籍看護的薪資是平均新台幣 4 萬至 5 萬,台灣 2 萬(出頭),從薪資競爭力的角度,在國際上搶工真的很不容易。
洪申翰認為,修法後供需更加失衡所帶來的代價,包括看護傾向「棄重擇輕」,更難找到或留住外籍看護;家庭雇主必須提高薪資才能增加聘到外籍看護的機率,這會讓薪資負擔能力較低的家庭,更難找到照顧資源。
在照顧品質上,外籍家庭看護來台前,必須接受來源國相關訓練,並取得指定訓練單位訓練合格的證明,若短期要求家庭看護移工加倍引進,恐怕難以確保來源國維持同等訓練與照顧品質。
洪申翰說,勞動部很樂意針對如何簡政便民,放寬免經醫療機構評估而取得聘僱外籍看護的資格,和衛福部、朝野政黨,以及照顧、社福、醫療等專業社群,坐下來專業討論。
本文轉載自2024.12.30「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