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習俗在農曆12月8日臘八節這天(臘八節2025年落在1月7日),有吃臘八粥(佛粥)祈求平安的習慣和活動,民眾會在米中添加各種穀物,例如,紅豆、花生、核桃、桂圓、紅棗、蓮子、栗子等,以微火燉煮成熱粥來取暖禦寒。而因應材料不同又有「八寶粥」、「七寶粥」、「五味粥」等名稱,中醫師建議也可將四神湯的材料帶入,一起來看看臘八粥的由來,以及養生四神臘八粥材料、做法與食譜吧!
臘八粥由來、臘八粥意義是什麼?和佛陀成道有關?
農曆十二月傳統上又被稱為「臘月」,而農曆 12 月 8 日為佛陀成道日(釋迦牟尼佛成道日)。在這一天,寺院都要舉行紀念法會,稱為成道會、臘八會,並以佛粥供佛饗眾。但佛陀成道日為何要供養臘八粥呢?臘八粥的由來是什麼?
根據《星雲大師全集47‧佛教叢書6》所述,其緣由要追溯到佛陀成道之前,牧羊女供養悉達多太子乳糜的典故。後來中國的佛教徒乃起而效之,於每年臘八節當天,以五穀及諸多果物煮粥供佛。
由於這一天為臘月八號,因此坊間也習慣將佛粥稱為「臘八粥」。日久,此風氣漸漸廣傳至民間,一般人也會選擇在這一天煮食臘八粥食用,成為民間風俗之一。
根據記載,唐宋時期民間便開始有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曾提到:「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各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名佛粥。」到了清朝年間,民間也會準備臘八粥祭祀祖先,分贈親友,表示祝福。
冬日平補養生藥膳四神臘八粥材料、做法一次看懂
至於臘八粥做法、材料為何?在古籍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臘八粥》中記載曾詳細提到:「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不過,實際上臘八粥使用的材料沒有特別的限制,可隨個人喜好添加。
冷冷的冬天,來一碗熱呼呼的甜粥,不僅讓人身心倍感溫暖。周宗翰中醫師表示,適量攝取穀物與堅果也有助於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機率。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尤其高血脂是隱形殺手,因為平常並不會有很明顯的不適症狀,但卻是誘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的致病因子。
而四神湯是相當理想的平補藥膳,四神當中的山藥、蓮子、茯苓都有調理脾胃功能的作用,能幫助脾胃運化又不會過於滋補、油膩,且藥性平和可供小孩、長輩等多數體質者食用。因此,周宗翰推薦大家不妨把握臘八節,為自己和家人準備一碗養生「四神臘八粥」暖身、暖胃、更暖心。
四神臘八粥材料:
主材料:蓬萊米 80 公克、糯米 80 公克、小米 30 公克、薏仁 30 公克、茯苓 20 公克、芡實 20 公克、蓮子 40 公克、山藥 20 公克、薏仁 40 公克。
佐料:紅豆、綠豆、花生、核桃仁、桂圓、紅棗、葡萄乾各適量。
四神臘八粥調味料:
鹽(適量)、米酒(適量)。
四神臘八粥做法:
1.將上述穀物以清水淘洗瀝乾,除小米之外的其他穀物用水泡,薏仁、芡實、蓮子先浸泡約半小時。
2.將各類穀物一同倒入鍋中,加適量清水以大火燒沸。
3.將各類果乾、輔料倒入鍋中,改文火邊攪動邊熬煮 30 分鐘待粥稠糯香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