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胸悶、胸痛、心悸,這些常見症狀讓人不禁擔心是否與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有關。然而,根據統計, 95% 的案例其實與致命疾病無關,而可能源自肌筋膜緊張、自律神經失調或胃食道逆流等問題。讓我們一起跟中醫從全人醫療角度出發,透過調整筋膜張力、穩定自律神經系統(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及調理氣血盈虧,搭配精油按摩與日常保健,來有效舒緩這些不適,提升生活品質。
胸悶、胸痛、心悸、喘不過氣?95% 與心血管疾病無關
入冬因溫度驟降、低溫而開始有不適症狀的患者也多了起來,且冬天素來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不免讓人擔心自己是不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不過,根據統計,當出現如胸悶、胸痛、心悸、喘不過氣等症狀時,約只有 1 - 5% 的患者是由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血管瘤破裂、肺栓塞等致命疾病誘發;剩餘 95% 患者的症狀則可能由肌肉筋膜緊張、自律神經失調、呼吸道或胃食道逆流等其他原因所導致。
心臟痛不一定是心血管疾病惹禍,中醫治療從三角度出發
有許多患者求診時常表示自己每到冬天時就容易心悸、喘,醫院檢查卻顯示沒有心血管疾病相關問題,因而對自己的症狀感到困惑才來求助中醫。
中醫在治療相關非器質性心肺功能相關症狀或疾病時,就會以全人醫療的角度治療,會以肌筋膜張力、神經穩定性、氣血盈虧三個角度出發,來幫助患者改善相關症狀。
肌筋膜包含了貫穿全身的肌肉和筋膜通路,可以將身體一個區域的張力傳遞到附近或遠處的其他區域,而當身體局部出現張力異常時,常以不同的聯繫方式造成遠端症狀。常見例子如小腿的靜脈曲張或肌肉緊繃,常會改變附近血管壓力感測的訊號,而造成偏頭痛的產生。
而現代長期慣性久坐的工作型態,其實會讓身體屈側慣性收縮,間接壓迫胸腔空間,加重胸悶胸痛、喘不過氣等相關症狀發作的可能性。
圖/透過萃取自乳香樹脂的乳香精油,能讓人感到舒緩放鬆,讓緊繃的筋膜獲得緩解。Unsplash by Christin Hume
胸悶、胸痛、心悸怎麼改善?中醫分享對應舒緩精油配方
放鬆肌筋膜張力
治療方式除了以針灸將手臂屈肌群針刺,以恢復正常筋膜張力,避免壓迫胸腔空間以外,透過萃取自乳香樹脂的乳香精油,能讓人感到舒緩放鬆,讓緊繃的筋膜獲得緩解。
居家養護也相當重要,若能在平常運動伸展時將胸椎、手臂屈側小肌群拉伸開,即可有效減少張力對於胸悶、胸痛、心悸的誘發頻率。
舒緩自律神經失調
無論是交感、副交感,或是近期新興的顯學包含多重迷走神經、膈上迷走神經的描述,顯示神經系統穩定性對於人體如何回應環境至關重要。
而低溫誘發心血管、氣管過度收縮而出現症狀後,透過來自果皮萃取的佛手柑精油,具有提升神經調控、舒緩緊張情緒的作用;能應對沮喪、低落情緒,重設自律神經系統的自動調節,減緩過度收縮而誘發的相關不適。
圖/洋甘菊精油(Chamomile)具有水果和花朵的香氣,清涼的效果,對於舒緩焦躁悶感特別有效。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調理氣血盈虧
除了針灸治療次數以外,也需要依賴藥物去調整身體的氣血、修復舊傷。若身體有過於明顯的體質偏性,如氣血兩虛、過剩,或有氣鬱的體質,也會導致心肺症狀容易被誘發。
透過洋甘菊精油(Chamomile)具有水果和花朵的香氣,清涼的效果,對於舒緩焦躁、煩悶感特別有效,能夠幫助緩解痠痛不適感與放鬆心情,同時也能幫助提升睡眠品質。
舒緩胸悶穴道這樣按摩,2穴位強壯心臟、消除緊張煩躁
如果胸悶特別嚴重,有幾個穴道也可以按壓,用精油按壓一下你的「內關穴」、「勞宮穴」。
內關穴
內關穴位置:前臂掌側,腕橫紋上兩寸,位在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內關穴功效:開胸理氣,改善胸痛嘔吐,治療心胸疼痛。按摩內關可以打通心包經、順暢瘀滯的氣血,病人即可恢復生機。
勞宮穴
勞宮穴位置:手掌心,第二和三掌骨之間,偏向第三掌骨的掌中紋處,握拳屈指時中指所指的地方。
勞宮穴作用:經常按壓手心勞宮穴,可強壯心臟可穩定情緒,消除緊張煩躁。有失眠、心煩、容易發脾氣現象者,經常按壓手心勞宮穴,有強壯心臟的功用。
(本文作者為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植物精油調理師──賴睿昕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