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特砂糖、細砂糖、二砂糖一樣是砂糖,到底差別在哪? | 健康遠見
居家

特砂糖、細砂糖、二砂糖一樣是砂糖,到底差別在哪?

特砂糖、細砂糖、二砂糖一樣是砂糖,到底差別在哪? 特砂糖、細砂糖、二砂糖一樣是砂糖,到底差別在哪?一文看懂香氣、保存時間差異。freepik by azerbaijan_stockers

編按:走進超市或量販店,看著一整排由台糖出產的產品,標示著特砂、細砂、二砂等等,看得你都昏頭了!到底他們都分別差在哪裡呢?誰保留更多甘蔗香氣?哪一種不容易受潮、變質,較適合長時間保存、長期存放?一文帶你看懂。

台糖所生產的特砂、細砂和二砂,究竟有何不同?他們都是來自於蔗糖,最大的差異是結晶顆粒大小!特砂是在結晶時,把糖顆粒做得較大,較不容易受潮,就是為了適應台灣潮濕的氣候而有的特別品項!

走進超市或量販店,看著一整排由台糖出產的產品,標示著特砂、細砂、二砂等等,看得你都昏頭了!到底他們都分別差在哪裡呢?

特砂、細砂、二砂都來自蔗糖,只是製程有所不同!

特砂、細砂、二砂的原料全部都是蔗糖,只是在製程上的小小差異就能產生不同的產品型態。

甘蔗送至製糖廠後,利用蔗刀將甘蔗長度切整齊,再經細裂機撕裂甘蔗,最後再送入壓榨機進行壓榨。

為了讓甘蔗裡的糖分能全部被壓榨出來,需經 4 道壓榨機的重覆壓榨,第 1 道壓榨完全不添加水,以純榨為主,到了第 2 道手續後開始導入熱水,充分將蔗渣中殘留的糖分萃取完全。

壓榨後的蔗汁中含有許多泥沙雜質,台糖公司加入石灰,讓雜質凝結沉澱,再將上層的蔗汁進行蒸發濃縮,濃縮後的蔗汁稱為「糖漿」。

取自freepik圖/取自freepik

製糖步驟:結晶、離心、過篩

取得糖漿後,下一步則開始製糖,台糖砂糖事業部製糖生產組組長顏政偉表示,製糖最重要的環節是「結晶」。

若是讓糖漿中的水分經自然蒸發,到達飽和狀態時,蔗糖會從糖漿內析出結晶顆粒,然而自然結晶的糖容易大小不一,因此台糖將已經製好的糖研磨至適當的大小,作為「糖種」,在結晶槽的糖漿裡中加入糖種,透過糖種進行「組糖」,糖漿中的蔗糖會慢慢吸附到糖種上,堆疊變成結晶糖。

為什麼要投入糖種來幫助結晶?如果糖的結晶顆粒不一,離心的時候,晃動劇烈,像是洗衣機一般,速度又重又快,可是會引發糖廠大地震的,因此台糖透過投入糖種,搭配固定結晶時間,就是為了確保每一粒的結晶都大小均一。

開始結晶後,糖漿會呈現更黏稠的狀態,稱之為「糖膏」,這個混合物中包含結晶糖與糖蜜。為了得到結晶糖,將糖膏倒入「分蜜機」中,利用離心力將結晶的糖粒與糖蜜分開,結晶體留在分蜜機內,分蜜機內的成品即為砂糖。之後將砂糖進行乾燥、過篩、除去過大或過小晶粒之砂糖,裝袋、封口,最後到市面販售。

製糖最重要的環節是「結晶」。freepik by jcomp圖/製糖最重要的環節是「結晶」。freepik by jcomp

特砂和細砂差別只在顆粒大小,二砂較白砂保留更多蔗香

一般市面上賣的細砂與特砂,差異在於糖的結晶顆粒不同,顏政偉透露,為什麼台糖要做比較大顆粒的特砂?原來是為了適應台灣潮濕的氣候,而有的特別品項喔!

特砂與細砂製作上的差異,是特砂在結晶時,投入較大的糖種,吸附時間長,使蔗糖聚集、結晶久一點,透過顯微鏡評估結晶大小,決定要什麼時候取出結晶糖。特砂顆粒大,因此適合長期存放!反過來說,粉狀的糖因為表面積大,吸濕快,不耐久放

相較於白砂,二砂是帶點琥珀色的產品,顏政偉說明,二砂的顏色是因為裡面還帶有些許的糖蜜!顏政偉笑著說,以前還有「一砂」呢!數字越大,表示含糖蜜量越多,顏色越深,並不是指二砂是次等的砂糖喔,二砂含有微量的礦物質及有機物,與白砂糖相比,保留了更多蔗香

【本文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本文轉載自食力網站,原標題為〈特砂、細砂、二砂 一樣是砂糖,到底差在哪?〉)

專欄介紹:

食力於2015年10月正式開台。創辦團隊是一群媒體工作以及對食品科學與知識推廣有熱情的人。我們要重新建構民眾對食的信任,把過去被恐嚇、被誤解、被斷章取義的食品安全事件,用正確、知識與理性的角度,提供給閱聽大眾,讓「事實」能真正被看見。「報真導正」四個字,我們所寫,我們負責,更希望你們看到。

更多內容請至【食力網站】/【食力粉絲團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