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每次洗澡、吹頭髮後,望著掉落的髮絲,是否常覺讓你擔憂自己有掉髮問題呢?究竟怎樣算掉髮嚴重?造成女性落髮原因有哪些?掉髮吃什麼、要補充什麼能改善?女性掉髮治療要注意哪些事?一起來看看醫師分享「女性落髮自我檢查指南」,了解抽血檢驗細節,以及有哪些專業營養建議與保養解方吧!
每天梳頭或洗頭時,看見掉落的髮絲,妳是否開始擔心自己的髮量?女性落髮的情況相當普遍,但原因可能各不相同。
如果想要改善落髮問題,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落髮類型,然後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今天,我們來探討女性常見的三種落髮類型,並介紹相對應的檢查和解決方案。
女性掉髮原因/第一類:女性型雄性禿(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FPHL)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女性型雄性禿?
頭頂變稀疏
頭髮變得細軟,髮量明顯減少,尤其是頭頂中央、髮際線後退。
有些人會先從「分線變寬」開始,後來才發現落髮範圍擴大。
國際準則
女性雄性禿則以頭頂中心向兩側逐漸稀疏,或是分線變寬。
臨床上採用Ludwig scale分為三級,男性表現以前額髮際線後退(俗稱的「M」型禿頭),或頂部稀疏的地中海禿頭來表現,臨床上採用 Norwood’s Classification 分為七期。
大象醫師提醒:大多數女性雄性禿的表現是髮際線仍在,但髮際線內呈現稀疏,不像男性是整個髮際線退後呈現M型禿頭。
家族遺傳
- 如果媽媽、阿姨或外婆有類似的落髮情形,自己發生的機率較高。
頭皮容易出油
- 雄性激素影響毛囊,導致頭皮油脂分泌過多,使毛髮萎縮。
圖/女性雄性禿症狀、表現,以頭頂中心向兩側逐漸稀疏,或是頭髮分線變寬為主。freepick by luboschlubny
應檢查的抽血項目
雄性激素相關
總睪固酮(Total Testosterone)。
游離睪固酮(Free Testosterone)。
黃體生成素(LH)/ 濾泡刺激素(FSH)比值。
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
DHT(二氫睪固酮)。
其他相關檢查
甲狀腺功能(TSH, Free T4)。
胰島素(Insulin)、空腹血糖(Glucose)。
解決方案/調控雄性激素
口服藥物(需醫師處方)
環丙孕酮(Cyproterone Acetate, 50-100mg/day)。
非那雄胺(Finasteride, 1-5mg/day)(更年期後女性適用)。
外用生髮水
- 含 Minoxidil(落建) 的產品,有助於延長毛髮生長期。效果因人而異。
飲食與保健
多攝取Omega-3脂肪酸、綠葉蔬菜,減少高糖飲食。
補充鋅、鐵、維生素D,以維持毛囊健康。
圖/想知道自己有沒有休止期落髮問題,可試試進行毛髮拉拔測試。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女性掉髮原因/第二類:休止期落髮(Telogen Effluvium, TE)
休止期落髮(Telogen Effluvium, TE)是最常見的瀰漫性脫髮(diffuse hair loss),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常因休止期落髮就診,可能與髮型在社會與心理層面的重要性相關。
休止期落髮通常在觸發事件後的 3 - 4 個月出現,並可能在 6 個月內慢慢自己恢復。
發生原因為頭髮過早終止生長期,提早進入休止期。
檢查方法
突然大量掉髮:
幾週內突然發現頭髮掉得比平常多,可能在洗頭或梳頭時一次掉很多。
整個頭皮的頭髮都變稀疏,而不是局部禿。
近期壓力大or身體變化:
短時間內壓力劇增(失戀、失業、家人過世等)。
生產後 3 - 6 個月。
近期生病、發燒、手術。
節食或快速減重。
- 毛髮拉拔測試(Hair Pull Test)
陽性(Positive Test, 異常)
> 10% 頭髮脫落(> 6 -10 根),可能為:休止期落髮(TE)(如產後落髮、壓力性落髮)、圓禿(Alopecia Areata)、藥物或內分泌異常(如甲狀腺疾病)。
陰性(Negative Test, 正常)
0 -2 根脫落,提示無異常掉髮或掉髮未達診斷標準。
應檢查的抽血項目
甲狀腺功能(TSH, Free T4)(甲狀腺功能低下可能導致落髮)。
血清鐵(Serum Iron)、鐵蛋白(Ferritin)(缺鐵會讓毛囊進入休止期)。
維生素D(Vitamin D 25-OH)(維生素D缺乏與落髮有關)。
解決方案
- 調整壓力,讓頭髮自己恢復。
休止期脫髮通常是暫時性的,找到壓力源、改善作息,通常 6 - 9 個月內會慢慢恢復!
補充關鍵營養素
維生素B群(B6、B12):保持毛囊健康。
鐵質(適合有缺鐵性貧血的人)。
維生素D(維生素D缺乏可能導致落髮)。
圖/長期節食、進行低碳飲食,或吃素食但未補充足夠營養,容易造成營養性脫髮。freepick by pressfoto
女性掉髮原因/第三類:營養性脫髮(Nutritional Deficiency Hair Loss)
如何判斷是否為營養性脫髮?
頭髮變細、無光澤。
曾有長期節食、低碳飲食,或素食但未補充足夠營養。
缺乏鐵質、鋅、維生素B群,伴隨疲勞、臉色蒼白、指甲變脆。
應檢查的抽血項目
血清鐵(Serum Iron)、鐵蛋白(Ferritin)。
鋅(Zinc)。
維生素B12(Vitamin B12)。
生物素(Biotin)。
解決方案/均衡飲食,確保毛髮健康
攝取足夠蛋白質(魚肉、雞蛋、豆類)。
補充含鐵食物(紅肉、深綠色蔬菜)。
適量補充維生素D與B群。
- 結論找到原因,才能對症解決!掉髮並不可怕,關鍵在於了解其成因,然後選擇適合的解決方案。
如果妳發現自己最近掉髮明顯增加,不妨進行適當的抽血檢查,以確認是否有內分泌或營養相關的問題。記住,毛髮健康不只是依靠外用生髮水,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同樣重要!
如有疑問,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讓妳早日找回昔日的濃密秀髮。
※本文由 大象醫師授權 提供,更多內容可加入 大象醫師官方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