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高達 95% 的失智症類型,目前是無藥物可治癒的。但一項刊登於 2023 年國際期刊《神經學前沿》的研究發現,高達 60% 的腦中風及 40% 的失智症,可歸因於「可改變的風險因子」。換言之,民眾只要從改變日常生活及飲食習慣做起,就可以有效預防失智及中風的發生。快來一起透過「大腦保健評分表」(BCS)——檢測你的大腦健康分數,揪出潛在風險!
大腦保健評分分數愈高,發生腦中風、失智、癌症風險愈低
有鑑於此,該研究團隊開發了「大腦保健評分表」(Brain Care Score, BCS)。董氏基金會表示,與其他評分表多關注在心血管疾病不同,BCS特別納入失智風險評估,並涵蓋中風、心血管疾病和多種癌症的可調控因素。當大腦保健分數每提高 5 分,發生中風或失智症的風險在不同年齡層均可顯著降低:
50 歲以下:風險降低 50% 。
50 – 59 歲:風險降低 46% 。
60 歲以上:風險降低 22% 。
由此顯示,愈早養成健康習慣,預防效果愈好。董氏基金會表示,透過BCS大腦保健評分表,有助民眾與潛在風險族群在認知能力下降前提早應對、預防,減少甚至逆轉相關疾病,確保大腦健康。
你的大腦健康嗎?快來用大腦保健評分表自我檢測大腦分數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民眾應提早儲備健康資本,以因應突發健康問題。特別是最好能在 50 歲大腦衰退前預先部署,運用「BCS大腦保健評分表」了解自身狀況。
該評分涵蓋三大健康指標:包括生活方式、社交情感與身體狀況,三類項目總分 19 分,分數愈高,未來罹患中風與失智風險愈低。
想知道你和家人、親友的中風、失智風險高嗎?快來測看看!
大腦保健評分表(Brain Care Score, BCS) | |||
---|---|---|---|
生活方式 | 飲食習慣 | ●每日至少 5 份蔬果以上(半斤蔬菜和拳頭大水果) ●每日不超過 300 公克紅肉(牛、豬、羊) ●每天 100 公克以上全穀類 ●用餐時「有時」、「很少或從不」額外添加鹽 | |
平時飲食未達上述 2 項 | 0 分 | ||
平時飲食達上述 2 項 | 1 分 | ||
平時飲食達上述 3 項以上 | 3 分 | ||
酒 | 每週飲酒 ≧ 3次 | 0 分 | |
每週 1-2 次或每月 1-3 次 | 1 分 | ||
從不飲酒或僅在特殊場合飲酒 | 2 分 | ||
吸菸 | 目前吸菸者 | 0 分 | |
已戒菸或從未吸菸 | 2 分 | ||
運動 | 每週 < 5 天,1 天至少 10 分鐘中等強度以上的有氧運動 | 0 分 | |
每週 ≧ 5 天,1 天至少 10 分鐘中等強度以上的有氧運動 | 1 分 | ||
睡眠 | 每天 < 7小時 | 0 分 | |
每天 ≧ 7小時 | 1 分 | ||
社交情感 | 壓力 | 過去 2 週常感到緊張、煩躁或不安 | 0 分 |
過去 2 週內沒有感到緊張、煩躁或不安 | 1 分 | ||
社交關係 | 沒有家庭以外的朋友或親戚,幾乎沒有或數個月才跟他們相聚一次 | 0 分 | |
每月跟家庭以外的朋友或親戚相聚一次以上 | 1 分 | ||
身體狀況 | BMI | < 18.5 kg/m² | 1 分 |
18.5 kg/m² ≦ BMI < 25 kg/m² | 2 分 | ||
25 kg/m² ≦ BMI < 30 kg/m² | 1 分 | ||
≧ 30 kg/m² | 0 分 | ||
血壓 | 收縮壓或舒張壓 > 140/90 mmHg | 0 分 | |
收縮壓或舒張壓 120-140/80-90 mmHg | 2 分 | ||
收縮壓或舒張壓 | 3 分 | ||
血糖 | 糖化血色素 > 6.4% | 0 分 | |
糖化血色素 5.7 - 6.4% | 1 分 | ||
糖化血色素 < 5.7% | 2 分 | ||
膽固醇 | 總膽固醇 ≧ 190 mg/dL | 0 分 | |
總膽固醇 < 190 mg/dL | 1 分 |
想讓大腦「凍齡」預防中風失智?日常生活飲食做好6件事
許惠玉強調,由上評估表可知養成健康習慣可有效預防中風與失智。建議民眾從日常生活中落實以下 6 行動,做好自我保養:
均衡飲食:加強選食技巧、選擇健康食材,減少加工食品攝取。
規律運動:培養運動習慣,維持身體活動,促進血液循環。
控制三高:穩定血壓、血糖、血脂,避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上身。
戒菸限酒:避免增加心血管疾病與失智風險。
紓解壓力:適時放鬆、紓解壓力,避免慢性壓力影響健康。
維持社交互動:與親友聯繫相聚,降低孤獨感與失智風險。
保持良好睡眠:每天睡滿 7 小時,減少大腦衰退。
許惠玉強調,預防失智與中風,不是未來的事,而應從現在開始做起。養成健康的飲食、運動、睡眠與社交習慣,自然更能讓大腦「凍齡」,降低疾病風險,不讓腦中風及失智症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