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上廁所沖水馬桶蓋要不要蓋?美研究解答,專家:做 3 事避免感染 | 健康遠見
生活

上廁所沖水馬桶蓋要不要蓋?美研究解答,專家:做 3 事避免感染

上廁所沖水馬桶蓋要不要蓋?美研究解答,專家:做 3 事避免感染 上廁所沖水馬桶蓋要不要蓋?美新研究解答,專家:做3事避免感染。photoAC by YosD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在沖馬桶時會猶豫:「該不該蓋上馬桶蓋?」普遍觀念認為,蓋上馬桶蓋能防止細菌、病毒噴散,但《美國感染控制期刊》近期一篇研究顯示,這個方法可能沒你想的那麼有效!

馬桶蓋不蓋,病毒一樣飄?美國新研究揭露真相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 2024 年發表於,《美國感染控制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的研究指出,當人類糞便中存在諾羅病毒等微小顆粒時,蓋上馬桶蓋並不能減少浴室表面受到的汙染,無論馬桶蓋開著或關著,病毒仍可能透過氣溶膠擴散至廁所環境,且最高可達 1.5 公尺

研究人員使用病毒模擬物質MS2進行測試,發現家庭馬桶的馬桶座、牆壁和地板在沖水後仍存有病毒汙染,即使關上馬桶蓋,汙染程度並未顯著降低。此外,在高濃度病毒環境下,汙染量最高的是「馬桶墊」

因此,研究人員建議,想要減少病毒唯一的有效方法,就是直接對馬桶和浴室附近表面進行消毒,每周應至少對廁所使用消毒劑 2 次,以減少病毒等病原體的傳播。

陽明交大教授建議:做好3件事降低感染風險

陽明交通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郭憲文在接受《中時新聞網》訪問時表示,由於每 1 公克糞便可能含有超過 10 億顆病毒,而部分病毒僅需 100 顆即可使人染病,因此在廁所這類密閉潮濕的空間,病菌傳播風險更高。

他建議,為了降低感染風險,應落實以下 3 項措施:

避免在洗手前觸摸臉部或其他物品,應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 20 秒,或使用 60 % 至 70 % 酒精消毒。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圖/避免在洗手前觸摸臉部或其他物品,應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 20 秒,或使用 60 % 至 70 % 酒精消毒。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1. 保持廁所通風:

空氣流通有助於減少病毒氣溶膠的滯留,降低感染機率。

2. 定期清潔廁所表面:

使用適當的消毒劑清潔馬桶座、沖水按鈕、門把等高頻接觸區域,以減少細菌與病毒殘留。

3. 如廁沖水後立即洗手:

避免在洗手前觸摸臉部或其他物品,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 20 秒,或使用 60 % 至 70 % 酒精消毒

無論是否蓋上馬桶蓋,馬桶周圍仍可能殘留病毒,因此維持良好衛生習慣、確保通風與清潔,才是預防感染的關鍵。

參考外電連結:

Impacts of lid closure during toilet flushing and of toilet bowl cleaning on viral contamination of surfaces in United States restrooms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