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常喝瓶裝水、杯裝咖啡=每週吃張信用卡?研究:優格等食物助塑膠微粒排出 | 健康遠見
塑膠微粒

常喝瓶裝水、杯裝咖啡=每週吃張信用卡?研究:優格等食物助塑膠微粒排出

常喝瓶裝水、杯裝咖啡=每週吃張信用卡?研究:優格等食物助塑膠微粒排出 常喝瓶裝水、杯裝咖啡=每週吃張信用卡?研究:優格等食物助塑膠微粒排出。freepik by freepic.diller

每天早上買杯熱咖啡,紙杯內層的塑膠塗層可能釋放出塑膠微粒;甚至連喝口瓶裝水,裡頭都能測出微塑膠的蹤跡。更可怕的是,這些不規則的塑膠碎片,進入體內後,可能會傷害腸胃道、影響血管壁,進入內臟及腦部。最新的研究更指出,失智患者腦部塑膠微粒特別多,長期累積對健康風險已經浮現!日常生活中塑膠微粒、塑化劑防不慎防,究竟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體內這些塑膠微粒排出?

研究:現代人每週約吞下一張信用卡的微塑膠,易增發炎風險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在臉書分享,根據研究,我們每週可能吞下 5 公克微塑膠——這個重量剛好等於一張信用卡。更讓人擔憂的是,這些塑膠不像食物能被消化,也不會自然分解,反而可能在腸道累積、滲透進血液、影響免疫系統、增加發炎風險,甚至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延伸閱讀/別小看塑膠微粒危害!研究:汙染人腦濃度十年來漸高,失智大腦高 6 倍

新動物研究:腸道益生菌能夠吸附微塑膠,幫助排出塑膠微粒

當大家聽到「我們每天都在吞塑膠」這件事,大家最想問的就是,那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排掉這些塑膠微粒?戒掉瓶裝水、紙杯裝咖啡?不吃海鮮?連呼吸都不行?這顯然不可能。塑膠已經無孔不入,與其焦慮該如何避開,不如想辦法幫助身體把它排出去。

而最新的研究告訴我們,關鍵可能就藏在我們的腸道裡——益生菌!一直以來,腸道益生菌在健康領域扮演重要角色,從調節免疫、減少發炎、改善腸道功能,甚至影響心理健康,都有相關研究。但現在,最新科學發現,特定的益生菌竟然能夠吸附微塑膠,幫助人體排出。

益生菌正在努力幫忙吸收塑膠微粒。張家銘醫師提供圖/益生菌正在努力幫忙吸收塑膠微粒。張家銘醫師提供

最近,科學家不辭辛勞的篩選了 784 種不同的益生菌,最終找出了兩種「塑膠獵人」:分別為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常以其縮寫稱呼為LP菌,DT66)與植物乳桿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DT88)這兩種乳酸菌不僅能夠吸附微塑膠,還能將其聚集成較大的顆粒,使其更容易隨著糞便排出。

張家銘表示,動物實驗顯示,服用這些益生菌的老鼠,微塑膠排泄率提升 34 %,腸道內殘留的微塑膠量減少 67 %!更令人驚喜的是,植物乳桿菌DT88還能減少微塑膠引發的腸道發炎,降低發炎因子的表現。這意味著,我們不再只能被動地接受塑膠入侵,而是能主動清理體內的微塑膠,讓腸道來一次「大掃除」!

過去我們只能被動地「吞下」微塑膠,現在則有機會透過飲食與益生菌來幫助排出。photoAC by 食堂nmc圖/過去我們只能被動地「吞下」微塑膠,現在則有機會透過飲食與益生菌來幫助排出。photoAC by 食堂nmc

想排除大腦、體內塑膠微粒、塑化劑?吃這些發酵食品有幫助

張家銘表示,「塑膠排毒,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這項研究帶來了一線曙光,過去我們只能被動地「吞下」微塑膠,現在則有機會透過飲食與益生菌來幫助排出。這代表我們不需要昂貴的醫療技術,也不必等待未來的科學突破,只要改變飲食習慣,挑選適合的益生菌,成為「塑膠清道夫」。

如果LP菌DT66、植物乳桿菌DT88這些益生菌真的能幫助排出微塑膠,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怎麼攝取它們?」目前這兩種菌株主要存在於某些發酵食品和標示含這 2 種菌株益生菌保健品中,每天補充,或許就能讓腸道成為「塑膠終結者」,不讓微塑膠久留體內。

●優格、克菲爾(Kefir)

●泡菜、韓式發酵食品

●味噌、納豆等日式發酵食品

除補充益生菌,醫師呼籲日常注意4件事減少體內微塑膠殘留

不過,張家銘解強調,雖然補充益生菌的幫助固然重要,但要真正減少體內的微塑膠,我們還需要從日常習慣下手:

1. 減少使用塑膠製品,選擇玻璃或不鏽鋼容器,避免微波加熱塑膠餐盒。

2. 選擇環保飲水方式,少喝瓶裝水,改用過濾水或玻璃瓶、不鏽鋼杯、不鏽鋼保溫瓶裝水。

3. 多攝取膳食纖維(如全穀類、蔬果),搭配益生菌有助於腸道蠕動,加速排出。

4. 保持腸道水分充足,每天喝足夠的水,促進腸道運作,避免塑膠累積。

參考資料:

研究論文期刊 Novel probiotics adsorbing and excreting microplastics in vivo show potential gut health benefits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