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夫妻間一定有不合的地方,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接受這件事。年輕時,我以為只要溝通就能互相理解、促進夫妻感情,但每個人的價值觀終究不同,即使是夫妻,也不可能完全合拍。或許唯有接受「不同很正常」這個大前提,才能讓自己不再因為對方而火冒三丈。而年紀變大以後,當我開始懂得尊重人各有所好,我對丈夫的期望以及我對幸福的定義,便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該改變的不是丈夫,而是我自己
現在我和丈夫的關係比年輕時融洽多了,吃完晚餐後,他會主動洗碗,也會悉心打理花園、修理鬆動的窗戶。我出差回來,深夜抵達羽田機場時,他會開車來接我,令我覺得十分窩心。
說實話,我是到最近才開始懂得感謝他的體貼。年輕時,我總希望他有一份充實忙碌的工作,賺很多錢,帶領我前進。當理想與現實出現差距,我就變得焦躁不安,老是想把自己的理想強加在他身上,怪罪著:「為什麼你不這樣做?」、「你看我都這麼認真!」那時的我是個狂妄自大的悍妻,總是高高在上鄙視著他,心想:「我都這麼拚了,你也該跟我一樣啊!」
然而無論我怎麼哭鬧、生氣、抵抗,丈夫還是一點都沒變。漸漸地,我明白了丈夫有他自己的人生,即使我們住在一起,我也無權干涉。我曾以為既然是夫妻,就該有相同的價值觀,但人類終究是獨自生活的,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可以建構,自然也無法干預他人的生活。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明白這一點。
不僅夫妻在所有人際關係中,試圖改變對方往往就是錯誤的開始
不僅夫妻關係,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試圖改變對方往往就是錯誤的開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與人生,要改變他人是不可能的,然而我們卻常常希望對方成為心目中理想的人。像我對丈夫就有過諸多埋怨,對他說了許多刻薄的話,結果換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最後只能死心。
奇妙的是,儘管丈夫沒有變成我理想中的樣子,但他找到了自己能做的事與可以發揮能力的舞臺,走出了自己的人生。而在一旁的我隨著年紀變大,想法也漸漸不一樣了,我開始明白埋頭工作並沒有多了不起,生活中重要的不僅僅是工作。
有一次,我和朋友說:「我以前一直很期待丈夫能帶領我。」她聽完笑著說:「一田,你在說什麼啊!你才不是跟在老公後面撿襪子的人呢,反而是他要撿你脫下來的襪子吧?」我愣了一下,心想:「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還真是如此。「從事一份心愛的工作」是我最重視的事,為此我從未停止奔波,假如丈夫要求我「為家庭犧牲一下工作」,我們大概就不會一起生活了。
我耳濡目染的「模範夫妻」,與內心渴望的「夫妻相處」不一樣
不過,我可能不願承認這一點,所以還是每天煮飯,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試圖表現出自己是個「賢妻」,可以為丈夫打理好家庭。這大概是因為母親是家庭主婦,而我始終將她當作楷模的緣故吧。其實,我耳濡目染的「模範夫妻」,與我內心渴望的「夫妻相處之道」是不一樣的,我應該以自己喜歡的模式去經營夫妻生活才對。因此,當我承認自己「希望丈夫幫我撿襪子」時,夫妻之間的關係反而漸漸改善了。
現在,我非常喜歡與丈夫在黃昏時一起去逛超市的時光。當夜幕逐漸低垂,家家戶戶的燈火亮起,我們一邊聊著「今天要煮什麼呢?」一邊買菜,然後回到家一起站在廚房煮飯,喝著啤酒讚嘆:「哇,這蘆筍好好吃!」如此平凡的時刻,卻令我感到好幸福。
也許需要改變的是我自己。每個人重視的東西本來就不一樣,而且可以不一樣。年紀變大以後,當我開始懂得尊重人各有所好,我對丈夫的期望以及我對幸福的定義,便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未來的日子裡,即使工作量下滑,能做的事情變少,只要能與丈夫坐在簷廊下喝茶,聊聊「今天天氣真好」,那就足夠了。現在的我,已經能夠體會這樣的幸福了。
圖/我每天在廚房煮飯時,丈夫就會拿抹布進來擦地板,把飛濺出來的油水、掉落在地板上的菜屑清理乾淨。然而,他這個舉動實在令我火大……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夫妻本就不同
我每天在廚房煮飯時,丈夫就會拿抹布進來擦地板,把飛濺出來的油水、掉落在地板上的菜屑清理乾淨。然而,他這個舉動實在令我火大,因為我並不是不清理,而是我為了煮出一桌香噴噴的飯菜,正忙著切菜、炒菜。
每當他跪在我腳邊擦地板,我都會覺得自己彷彿做了什麼壞事而焦慮不已。我跟他講過很多遍,但他總是說:「不清理會愈來愈髒啊!」一點也不打算罷手。要讓他明白「煮飯時有人在腳邊擦地板很煩」,大概是癡人說夢吧。
夫妻之間一定有不合的地方,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接受這件事
夫妻間一定有不合的地方,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接受這件事。年輕時,我以為只要溝通就能互相理解、促進夫妻感情,但每個人的價值觀終究不同,即使是夫妻,也不可能完全合拍。或許唯有接受「不同很正常」這個大前提,才能讓自己不再因為對方而火冒三丈。
幾年前,丈夫突然考了重型機車駕照,還買了一輛機車,事先完全沒有和我商量。我家院子早就因為停了一輛車而變成停車場,現在又加了一輛重型機車,說有多礙眼就有多礙眼。而且騎機車一旦摔倒,極可能有生命危險,對我來說是「超危險交通工具」。再加上騎機車是單人活動,表示他根本沒有顧慮我,只想著假日自己出去玩,這令我很不高興。
天氣好的時候,丈夫會興致勃勃地騎車兜風,我送他出門時,總是不斷叮囑:「一定要小心!」丈夫說他從高中就開始騎車,最喜歡在風中馳騁的快感,途中遇到美麗的山海景色,還會幫機車和美景合照,再用通訊軟體傳給我。他也連繫上以前的朋友,不時展開兩天一夜的重機之旅。
過去我可能會抱怨:「你只顧著自己玩!」、「那我怎麼辦?」但我倆都是自由工作者,確實很難一起排休。而我自己也常出門與朋友吃晚餐或旅行,所以我決定不再管他,休假時各自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
夫妻還是要彼此獨立,擁有自己的興趣,並且能夠獨行動比較好
上了年紀後,人際圈縮小,夫妻的關係就愈緊密,但如果只剩丈夫能陪著說話、出門,這樣的關係也不健康。夫妻還是要彼此獨立,擁有自己的興趣,並且能夠單獨行動比較好,而不是彼此依賴。所謂興趣,未必要多正式,像我 90 歲的父親每週都很期待買一次迷你樂透,母親則熱衷於照顧植物,會栽培觀葉植物和插花。儘管母親插的花再美,父親也毫不在意,而父親花了多少錢買迷你樂透、中了多少獎,母親也渾然不知,但他們在家裡能自得其樂,便促成了和諧的夫妻關係。
當我對丈夫生氣時,我就會搬出魔法詞彙:「哦!」例如他開始擦地板並說著:「這裡有油漬。」我就說:「哦!」他說:「明天我要騎車去伊豆。」我也說:「哦!」這個詞也是我在勸自己,就算心裡不太高興,也別急著否定,不如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饒人處且饒人。
我們每天早上起床都得見面,晚上睡前都會說晚安,一切就像呼吸空氣般自然,倘若夫妻間有了嫌隙,壓力肯定大得不得了。我渴望平靜的生活,最好能揮揮手說:「我出門了。」微笑著說:「歡迎回家。」因此,不要逼迫另一半改變,也不要過度依賴另一半,找出「剛剛好」的相處之道,就是快樂邁向老年的基石。
(本文節錄自《活得漂亮!給中年後的我自己:優雅的日常打理,讓人閃閃發光的37個練習》一書,作者一田憲子,譯者蘇暐婷,大好書屋)
圖/《活得漂亮!給中年後的我自己:優雅的日常打理,讓人閃閃發光的37個練習》大好書屋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