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2025將有大地震、海嘯?防災包內容物清單一次看 | 健康遠見
地震

《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2025將有大地震、海嘯?防災包內容物清單一次看

《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2025將有大地震、海嘯?防災包內容物清單一次看 《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2025將有大地震、海嘯?地震包、戰爭包,防災包內容物清單一次看。AP,健康遠見編輯部製圖

日本漫畫家竜樹諒的《我所看見的未來》記錄了她的預知夢,其中多項預言被認為已應驗,最知名的是311大地震與新冠疫情。而她也曾預知2025年7月5日,日本沿海將迎來災難性南海海槽大地震、海嘯,甚至波及台灣。這些天然災害真的會發生嗎?加上近來台灣、中國兩岸關係緊張,也讓許多人擔心戰爭恐一觸即發…。俗話說「多一分準備,少一分焦慮」,不少民眾開始著手準備地震包、急救包、戰爭避難包、緊急救難包來防範,但防災包內容物到底該裝什麼好?《健康遠見》一文帶你看懂防災包清單。

目錄
我所看見的未來 2025 台灣
地震緊急避難包清單
戰爭緊急避難包清單

南海海槽大地震預言發生率增至80%?中國駐日使館發重要通知提醒

日本政府公布最新南海海槽大地震風險評估報告,將未來30年日本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概率從70%提升至80%

並指出地震可能波及西起沖繩、東至福島的等區域,日本關東至九州一帶的太平洋沿岸有可能面臨超過10米的大海嘯,導致29.8萬人死亡,造成1.8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提醒民眾為隨時可能發生的南海海槽地震作好準備。

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4月14日上午也發布一份「重要通知」,就此發出提醒,呼籲中國大陸旅日僑胞注意防範地震災害,並建議「穩妥安排赴日旅遊、留學,慎重選擇購置房產」。

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2025台灣恐遭日本大地震、海嘯牽連?

日本漫畫家竜樹諒自22歲起便開始記錄自己的夢境,最初僅以「夢日記」形式保存,後來將這些內容改編成圖文漫畫並集結成冊,出版為《我所看見的未來》。書中收錄了15則預知夢預言,其中已有10則被認為已經應驗,包括日本神戶大地震、阪神大地震、戴安娜王妃之死、新冠疫情及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等。

值得一提的是,她曾在《我所看見的未來》漫畫書封設計上標示「大災害是在2011年3月」,因此在日本311地震發生後,許多讀者因而認為這是對災難的精準預測,並讓該書持續受到熱烈討論與關注。

竜樹諒在2021年新版漫畫中,針對自己夢境中2025年7月5日即將到來的大災難—日、港、台、菲律賓海底大地震,更進行了更詳盡的描述,內容包括海底爆炸、大海嘯,以及板塊移動使陸地隆起,台灣、菲律賓、香港等地連結在一起等…,這樣的預言也再次引發外界熱議。

而隨著3月28日下午,緬甸沉睡200年的實皆斷層甦醒,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各地災情陸續傳出,就連鄰近國家泰國也驚見整棟建築倒塌,中國雲南也能感受到明顯的地震搖晃。緬甸大地震,也再度引起大眾對「2025年是否真的會發生如此驚人的天災」感到憂心與好奇。究竟竜樹諒曾預知2025年7月日本沿海將迎來災難性大地震,真的會發生嗎?來看看專家怎麼說——ESG遠見:《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2025大地震?日本、台灣難逃海嘯?專家解惑

地震包準備什麼?地震包內容物除飲水、耐保存的食物外,藥品、急救用品、保暖用品也很重要。photoAC by chappy圖/地震包準備什麼?地震包內容物除飲水、耐保存的食物外,藥品、急救用品、保暖用品也很重要。photoAC by chappy

俗話說「居安思危」,雖然戰爭、天災難以預測,但平時若能做好防災準備,當意外來臨時,能將傷害降至最低。災難降臨時,「緊急救難包」能發揮救命的關鍵作用,而根據不同的情況,準備的物品也稍有不同,以下將逐一說明。

地震包內容物裝什麼?準備地震包食物是關鍵,這些保存期限長

除了《我所看見的未來》的預言日本大地震外,日本政府地震委員會預測,未來30年內將有80%的機率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若地震發生也可能引發大海嘯。日本當地政府已廣宣緊急逃難知識,以及避難場所,讓民眾做好準備。一旦發生,台灣沿海也可能因此遭海嘯襲擊,但民眾準備夠嗎?一起來看看,地震包放什麼、地震包準備什麼比較恰當。

(延伸閱讀/遠見——2025預言海嘯若成真,台灣有準備?首場全社會韌性演習給答案

緊急避難包是因應颱風或地震時,可以立即取用前往避難收容處所,及時遠離災害。平時就應該為每位家人準備緊急避難包 ,原則上就是找一個質輕、容易取用物品的雙肩背包,再考量每個人的不同需求,放入從住家出發到避難收容場所及避難初期可能會需要用到的物品。

備妥之後,在背包外標註更新日期,以提醒記得每半年檢查 1 次緊急避難包,確保物品無損壞、遺漏或已屆使用期限需替換之情形。根據全民防災e點通與譚敦慈在其著作《譚敦慈的安心生活全圖典》一書中建議,緊急避難包內容物可家人間互相討論,建議為以下幾類:

一、防災食物類(水、防災食品、乾糧)

礦泉水:水是生存必需品,每個避難包裡準備 2 瓶礦泉水。

地震包食物:3 日份以上的食物及飲水高熱量、好保存避難時能補充能量的食品為主,例如,巧克力、羊羹、保久乳、餅乾、能量棒、泡麵(乾吃)等。日本是地震很多的國家,有很多震災專用的食品,例如:地震麵包、罐頭麵包、罐頭麵等,效期長達三年以上,也是不錯的選擇。

Tips:食品跟水都有保存期限,建議每半年檢查&替換一次。

(延伸閱讀/地震包食物放什麼才好?營養師圖解內容物清單,耐存放6準備原則

二、保暖衣物(暖暖包、衣服、小被等)

可以用來保暖的整張鋁箔紙、輕便雨衣以及暖暖包,都是必備的物品這幾項防寒物品東西都很輕巧,必要時也能馬上發揮防寒的作用。

地震、戰爭緊急避難包除應備有急救用品含滅菌紗布包、繃帶及衛生紙等,萬一受傷時可用外,也建議準備下列止痛藥、止瀉藥、優碘、消炎藥膏…等內服藥與外用藥。photoAC by ひつじ07圖/地震、戰爭緊急避難包除應備有急救用品含滅菌紗布包、繃帶及衛生紙等,萬一受傷時可用外,也建議準備下列止痛藥、止瀉藥、優碘、消炎藥膏…等內服藥與外用藥。photoAC by ひつじ07

三、個人醫藥用品(急救箱、藥品等)

譚敦慈建議,緊急避難包除應備有急救用品含滅菌紗布包、繃帶、生理食鹽水及衛生紙等,萬一受傷時可用外。也建議準備下列基本內服藥與外用藥:

內服藥

止痛藥常見的成分有阿斯匹靈(Aspiri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布洛芬(Ibuprofen)等,用來緩解較不嚴重的疼痛症狀。

腸胃藥/止瀉藥使用於消化道疾病,如腹瀉、消化不良、脹氣或胃酸過多等

綜合感冒藥感冒藥只是緩解症狀,若持續發燒 天要就醫。

④抗組織胺/過敏藥:過敏反應可能導致皮膚紅腫、搔癢,甚至休克,建議備妥抗組織胺類藥物。

外用藥

①大小OK蹦或止血紗布在醫藥箱裡準備 2x23x34x4 格的紗布,不同情而定使用大小。

長棉花棒:大小尺寸不同的長棉花棒,可針對傷口大小、深淺使用。

生理食鹽水:用來清洗淨傷口或小朋友眼睛弄到髒東西時,用來沖洗眼睛。開封過的食鹽水,大約一二天內就須丟棄,通常建議買小包裝一整排那種,用起來比較方便。

優碘消毒傷口用,若傷口乾淨則不需要

Tips:視需求準備藥膏,例如小擦傷時用來防止傷口發炎的消炎藥膏燙傷藥膏蚊蟲咬傷藥膏等。

另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腎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則應準備至少 天的藥品,並品項根據各人不同的需求而更換。

四、重要物品(少許現金、證件影本)

小錢包及證件影本、家裡備份鑰匙:譚敦慈表示,通常我會放 3000 元現金,另外準備一些零錢,萬一手機不能用還能打公共電話。此外可放家裡備份鑰匙、身份證或健保卡影本,必要時用來確認身份。

五、其他工具類(如手電筒、哨子、收音機、電池、耐磨手套和瑞士刀等等)

手電筒:地震後可能會斷水斷電,當需要照明時,手電筒就能派上用場。電池不要放在手電筒裡保存,需要用時再放進去。記得多準備一份電池,每個月測試一次,檢查有沒有電,或是否故障。

簡易瑞士刀:有螺絲起子、剪刀、刀片等多種工具,逃生時用途非常多。

粗棉手套:地震時如遇碎玻璃、碎石頭,戴上手套爬行可保護雙手。

頭燈:可視需求準備,在災害發生時,有助逃生。

哨子:受困時吹哨子能讓救難人員知道你在哪裡,非常重要。

隨身濾水器:水分是維持身體機能重要的一環,災難、意外變發生時難以確保有乾淨水源,一個隨身濾水器可以大大降低致病的機率。

戰爭包怎麼準備?防範未然,戰爭避難包清單、內容一次看

內政部消防署在全民防災e點通官網中提醒,當戰爭發生時,緊急避難包是個人臨時避難,可立即隨身揹行(例如:前往防空避難處所)攜帶之必備物資,有助維持生存基本需求。平時即完成避難包準備,內容其實與上述地震包類似,但防災食物部分天數需再多一些,可依個人需求調整。

黑熊學院執行何澄輝曾在接受電視媒體採訪時提到,在戰時可能遇到交通斷絕,道路被破壞的狀況,恐需行走比較崎嶇或長距離的路程,建議可多準備登山杖。而藥物部分,網友則在Threads上熱議,由於根據聯合國報告指出,在戰爭中最容易受到傷害的是女性跟孩童;建議戰爭避難包需額外準備衛生棉/衛生棉條、保險套、避孕藥及事後避孕藥。

同時,消防署也呼籲,當戰爭發生時,可能因通訊中斷無法與家人即時聯繫,並因擔心家人安危而著急,平時可與家人討論約定緊急會合地點。例如:附近防空避難處所、醫院、學校、公園等,可至「全民防災 e 點通(https://bear.emic.gov.tw/)」查詢。

參考資料:

1. ESG遠見:《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2025大地震?日本還有大海嘯?台灣、菲律賓連一起?專家來解惑

2. 全民防災e點通

3. 三采文化出版《譚敦慈的安心生活全圖典》

4. 黑熊學院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