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女性健康頭號殺手!更年期伴隨這些症狀,潛藏致命心血管疾病隱憂別輕忽 | 健康遠見
心臟

女性健康頭號殺手!更年期伴隨這些症狀,潛藏致命心血管疾病隱憂別輕忽

潛藏多重疾病風險
女性健康頭號殺手!更年期伴隨這些症狀,潛藏致命心血管疾病隱憂別輕忽 女性健康頭號殺手!更年期伴隨這些症狀,潛藏多重疾病、致命心血管疾病隱憂別輕忽。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許多女性聽到乳癌便驚慌失措,深怕自己罹患乳癌,但一聽到自己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體脂過高、腰圍粗的問題,似乎又不那麼緊張,好像無關痛癢?!然而,這些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危險因子,更值得、也更需要女性朋友的密切關注,因為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是女性健康的真正殺手!

看看西方國家的數據,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女性主要死因的首位,占了將近一半的死亡案例。美國因為心臟血管疾病死亡的女性人數,是乳癌的 6 倍!所以說,心血管疾病是女性真正的健康殺手,一點也不為過。

事實上,不只西方國家如此,臺灣也是,我們來看看臺灣真實的統計數據就一目瞭然。2022 年女性 10 大死因排行榜中,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因就占了 3 個!包括:每 10 萬人口有 86.1 人死於心臟疾病;每 10 萬人口 44.8 人死於腦血管疾病;每 10 萬人口有 37.3 人死於高血壓性疾病。將這些數據加總起來,每 10 萬人口有 168.2 人死於這 3 項心血管疾病。

我們再來看看女性 10 大癌症死因當中的女性 3 癌:乳癌、卵巢癌及子宮癌。每 10 萬人口有 24.1 人死於乳癌;每 10 萬人口有 6.5 人死於卵巢癌;每 10 萬人口有 5.2 人死於子宮頸及子宮癌。將這些數據再加總起來,則每 10 萬人口有 35.8 人死於這女性 3 癌。數據兩相比較,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女性人數,是死於女性 3 癌人數的 4.7 倍之多!即便我們把女性前 10 大癌症人數全部加總起來,每 10 萬人口有 142 人死於女性 10 大癌症,人數還是不及死於 3 項心血管疾病的總人數!

所以,如果要說女性健康的最大敵人、真正可怕的沉默殺手,當然非心血管疾病莫屬,從數據來看,答案再清楚不過。各位女性朋友,可千萬要認清威脅自己健康的真正敵人,這個敵人,讓妳平常可能都無感,一旦有感可能就是致命一擊、非死即殘!

女性進入更年期及停經這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時,體內失去女性荷爾蒙的保護,隨之而來的是各種代謝相關問題,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升高。freepik by atlascompany圖/女性進入更年期及停經這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時,體內失去女性荷爾蒙的保護,隨之而來的是各種代謝相關問題,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升高。freepik by atlascompany

更年期潛藏多重隱憂,心血管問題不可輕忽

女性進入更年期及停經這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時,體內失去女性荷爾蒙的保護,隨之而來的是各種代謝相關問題,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升高,這是一個女性朋友必須認真嚴肅看待的問題,卻常常被輕忽。

試想,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或腦中風)一旦發生,除了最嚴重的情況可能造成死亡之外,沒有死亡的也往往會留下一些後遺症,例如行動不便、肢體無力、臥床、腦力體力或心肺功能衰退、生活無法自理等。這些後遺症,不僅嚴重影響個人的生活品質,甚至會波及整個家庭。

對個人健康來說,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重擊常常使健康狀況每況愈下,增加失能甚至死亡的風險。這些負面影響,與乳癌或其他癌症相比,實有過之而無不及。那麼,荷爾蒙補充療法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扮演什麼角色呢?

前面章節我們提到,中年女性失去荷爾蒙後,對於體重、腹部脂肪及血糖控制會造成負面影響,而荷爾蒙補充療法能對這些問題帶來正面幫助,而這些正面助益,當然也有助於降低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預防心血管疾病,荷爾蒙補充是重要防線

歐洲心臟醫學會官方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於 2021 年發表了一份整合歐洲心臟學專家、婦產科專家、內分泌學專家的共識報告,針對處於更年期的女性心血管健康提出了許多重要的觀點和建議,其中包括幾個重點:

◆ 缺血性心臟病與中風的危害:缺血性心臟病(如:心肌梗塞)及中風,是造成女性生活失能的兩種最常見心血管疾病。

◆ 更年期與雌激素缺乏對健康的影響:當女性進入更年期及停經,逐漸失去雌激素,會出現一系列健康問題,如血管內皮功能異常、發炎增加、內分泌系統改變導致血壓升高、自律神經系統失調導致心率變異異常、血管舒張功能減弱、體脂肪增加且主要集中在腰圍、胰島素阻抗性及血糖異常、血脂異常並容易出現血管粥狀動脈硬化等。

◆ 荷爾蒙補充療法的益處:荷爾蒙補充療法是治療更年期症狀最有效的方式,還能有效緩解生殖泌尿道症狀、預防骨質流失、改善因更年期引起的情緒問題。

◆ 荷爾蒙補充療法與心血管健康:停經後越早開始使用荷爾蒙,對於心血管健康的好處越大。在 60 歲前且停經後 10 年內開始使用荷爾蒙,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及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率。

◆ 卵巢功能不全與荷爾蒙補充療法:若在 40 歲前出現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簡稱POI),更應該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以預防更年期症狀以及未來可能產生的心血管疾病、骨質流失、認知功能退化。

以上建議表明,荷爾蒙補充療法對於改善更年期女性的整體健康及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更年期女性應該與醫生討論,根據個人情況評估是否適合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以便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心血管健康並改善生活品質。

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女性在停止使用荷爾蒙後,心臟病及中風造成的死亡風險,明顯高於持續使用荷爾蒙的女性。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圖/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女性在停止使用荷爾蒙後,心臟病及中風造成的死亡風險,明顯高於持續使用荷爾蒙的女性。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荷爾蒙療效常被低估,健康風險因此升高

荷爾蒙對於女性心血管健康極為重要,然而,從前述多個章節內容可知,「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研究導致許多女性不敢或停止使用荷爾蒙。那麼,女性不敢使用荷爾蒙這樣的現象,是否對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或死亡率帶來負面影響呢?答案是肯定的!

2002 年「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公告初步結果後,全世界媒體大肆報導,使得荷爾蒙的負面印象深植女性腦海,成功塑造了女性對荷爾蒙的恐懼。許多女性因此不敢使用荷爾蒙,甚至停止使用,即使如前述分析所示,荷爾蒙有很多種,並非所有荷爾蒙都與「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研究中使用的相同。然而,「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研究公告後的效應,讓女性們聞荷爾蒙色變,各種荷爾蒙因此被打入冷宮,避之唯恐不及,大眾將焦點放在被放大的負面消息,幾乎忽略了「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研究中所帶來的正面結果。

「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研究後續 10 年追蹤分析顯示,對於剛停經、年齡在 50 至 59 歲、無子宮、單純補充雌激素(CEE)的女性,補充雌激素(CEE)的好處遠大於壞處。不僅整體死亡率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乳癌風險降低,因乳癌造成的死亡率也明顯降低,是利大於弊。然而,2002 年「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對荷爾蒙補充療法造成的負面效應過大,即便是剛停經、年齡在 50 至 59 歲、做過子宮切除術的女性,因對荷爾蒙的擔心與疑慮,也不敢補充雌激素。

資料顯示,2002 年「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公告前,那些做過子宮切除術的停經女性有高達 90 % 會補充雌激素,但在「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結果公告後,這個比例急劇下滑了約八成。換句話說,原本這群女性可以透過補充雌激素來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整體死亡風險,但因「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研究,導致她們不敢補充荷爾蒙,失去了這個好處。

芬蘭的大規模資料庫研究,追蹤 30 幾萬個停止使用荷爾蒙的女性後續心血管疾病的變化,並與持續使用荷爾蒙的女性比較,分析結果發現,女性在停止使用荷爾蒙後,心臟病及中風造成的死亡風險,明顯高於持續使用荷爾蒙的女性。尤其在剛停用荷爾蒙後的 1 年內,這個風險增加特別明顯。

恐懼導致救命療法被忽略,心血管風險不斷攀升

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了分析,探討「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研究對荷爾蒙療法的負面影響,導致多少原本可以避免的死亡。學者們以「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研究中 50 至 59 歲、切除子宮、單純補充雌激素(CEE)的女性追蹤 10 年的死亡率數據為基礎,去估計在 2002 至 2011 年這 10 年間,美國實際人口中有同樣條件(剛停經、介於 50 至 59 歲、切除子宮)的女性中,因「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研究而避免補充雌激素所造成的死亡數。

結果顯示,這 10 年間原本可以透過補充雌激素而避免的死亡,估算最少有 1 萬 8 千人,最多高達 9 萬人,而主要死因就是心血管疾病。學者認為,「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研究顯示,單純補充雌激素(CEE)在較年輕的停經女性身上,好處遠多於壞處。然而,自 2002 年以來,女性補充雌激素的比例每年持續下降,使用率減少高達九成,反而造成更多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

即便「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後續的追蹤研究報告有許多正面的結果,但這些結果未能廣為人知,也無法抵銷 2002  年「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研究初步結果在女性心中種下的恐懼,導致女性們依舊避免使用荷爾蒙。因此,耶魯大學研究團隊的領導者薩雷爾(Sarrel)教授不斷呼籲,媒體、專業醫療人員以及女性民眾應該對這些正面的荷爾蒙研究報告有更確切的認識,清楚瞭解哪些荷爾蒙對哪些族群有好處,而不是一竿子打翻所有荷爾蒙,將其視為毒蛇猛獸,導致女性不敢使用,否則,將犧牲數以萬計的女性生命,而這些死亡本來是可以透過荷爾蒙補充療法來避免的。

當薩雷爾教授在 2013 年發表這樣的評論時,他更擔心,在未來 10 年,美國數以百萬計的戰後嬰兒潮女性將步入 50 至 59 歲的年齡層,倘若荷爾蒙議題未獲得正視與瞭解,未來 10 年內,原本可以透過補充荷爾蒙而避免的女性死亡數,將會是 2002 至 2011 年估計死亡數的數倍。

時間無法倒轉,人生劇本一旦過去就無法重演。各位正處於中年的女性朋友們,妳希望自己的人生劇本怎麼演下去?

佳鴻醫師的健康叮嚀

心血管疾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

● 心血管疾病是女性主要死因,美國女性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是乳癌的 6 倍。

● 2022 年臺灣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遠高於死於女性3癌(乳癌、卵巢癌、子宮癌)的人數。

● 心血管疾病的威脅通常無感,但一旦發作,可能導致致命或永久性傷害。

更年期與心血管健康:荷爾蒙的保護作用 

● 更年期後雌激素減少,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諸如血壓升高、血脂異常及動脈粥狀硬化。

● 荷爾蒙補充療法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在停經後 10 年內開始效果更佳。

● 卵巢功能不全女性,若早期補充荷爾蒙,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及骨質流失等問題。

荷爾蒙補充療法的誤解:被低估的健康益處

● 2002 年「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引發對荷爾蒙療法的恐懼,導致使用率大幅下降。

● 研究顯示,剛停經女性補充雌激素,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整體死亡率。

● 停用荷爾蒙的女性,心臟病及中風造成的死亡風險顯著升高,尤其在停用後 1 年內。

預防心血管疾病:荷爾蒙補充的關鍵性角色

● 荷爾蒙補充療法不僅改善更年期症狀,還可預防骨質流失及情緒問題。

● 雌激素補充對年輕停經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利大於弊,但常被忽視。

● 美國耶魯大學研究估計,因忽略雌激素補充,10 年間約有 1.8 萬至 9 萬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

恐懼的代價:荷爾蒙療法與女性死亡率

● 媒體對「女性健康促進計畫」(WHI)研究初步結果的放大報導,忽視其後續正面結論。

● 女性對荷爾蒙的恐懼,導致健康益處被低估,反而增加死亡風險。

● 如果未能正視荷爾蒙的益處,未來 10 年的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數將大幅攀升。

本文節錄:別怕荷爾蒙,妳抗衰防病的關鍵:全面解析更年期症狀、心血管健康、失智症、骨質疏鬆、心理健康、乳癌迷思一書 作者 吳佳鴻,時報出版

《別怕荷爾蒙,妳抗衰防病的關鍵:全面解析更年期症狀、心血管健康、失智症、骨質疏鬆、心理健康、乳癌迷思》時報出版提供圖/《別怕荷爾蒙,妳抗衰防病的關鍵:全面解析更年期症狀、心血管健康、失智症、骨質疏鬆、心理健康、乳癌迷思》時報出版提供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