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老」的秘密就在於飲食!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分享,研究證實,從中年開始實踐健康飲食,透過選擇富含營養的食物並遠離加工食品,可以有效延緩老化過程,保持健康的身體和清晰的頭腦,讓我們老得慢、活得好。
說到老化,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啊,我爸活到 90 多歲,算長壽了啦!」,但你仔細想想他是健康走完人生,還是後面十年坐輪椅、行動不便、失能臥床,或罹患阿茲海默症、失智,記憶混亂,什麼都要靠人幫忙?其實我們在意的始終不是活幾歲,而是上年紀、老了之後,還能不能自己走路、自己煮飯、記得身邊的人,健康優雅的變老,這才是重點。
想健康老化?30年研究:吃對食物真的老得比較慢、過得比較好
最近一份哈佛的重量級研究,就追蹤10萬多人長達30年的時間,試著找出哪些飲食習慣,能幫我們「老得比較慢、活得比較有品質」。
健康老化指標:除了活到70歲以上,還要符合這5件事
這份刊登在2025年自然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的研究,定義了什麼叫「健康老化」,簡單來說,不只是活到 70 歲以上,還要符合這 5 件事:
• 腦袋還清楚,沒失智。
• 手腳有力,自己走得動。
• 心情穩定,不憂鬱、不焦慮。。
• 沒有常見慢性病(糖尿病、心臟病這些)。
• 生活可以自理,不靠人照顧。
圖/健康老化指標:除了活到70歲以上,還要符合腦袋清楚沒失智、手腳有力能自己走得動等5件事。freepik by wirestock
長壽健康飲食方式怎做?「AHEI健康飲食指數」早午晚餐這樣吃
且研究結果發現,只要中年以後開始吃對,老了真的會差很多。張家銘表示,吃得最健康的那群人,健康老化的機率是其他人的 2 倍以上!換言之,「怎麼吃」,真的會決定你我未來怎麼老!
張家銘提到,研究裡面效果最好的,是一種叫做「AHEI健康飲食指數」的飲食習慣。它不是要我們斷肉、戒油、吃得很慘,而是有原則、有彈性的吃:
長壽健康飲食法
吃多一點:
• 青菜(特別是深綠跟深黃的)。
• 水果(尤其是莓果類)。
• 全穀類(糙米、藜麥)。
• 植物性蛋白(豆腐、毛豆、豆漿)。
• 好油脂(橄欖油、堅果、亞麻仁油)。
• 一點點魚肉、低脂乳品也OK。
少吃一點:
• 加工食品(香腸、泡麵、雞塊)。
• 含糖飲料、果汁、奶茶。
• 紅肉(牛肉、豬肉)吃太多會扣分。
• 高鈉醬料、反式脂肪(奶油、酥皮類)。
張家銘也強調,健康長壽飲食法不是要你吃得很「清淡」,而是吃得有「方向」!很多人一聽健康飲食就說「啊~是不是只能吃水煮肉片、雞胸肉、燙青菜?這樣吃起來都沒味道,太可憐了啦。」其實不是,關鍵是食物的「來源」跟「處理方式」,而不是單純的清淡或不清淡。例如:
一日三餐這樣吃
• 早餐:不要吃甜吐司+即溶奶茶,改喝無糖豆漿+水煮蛋+香蕉。
• 午餐:便當別選滷排骨+香腸,選魚排、青菜、豆腐。
• 晚餐:自己煮,用橄欖油炒菜,煮一鍋糙米飯,吃得飽又安心。
• 零食:不是不能吃,但把洋芋片換成堅果,汽水換成氣泡水或無糖茶。
若每天早午晚餐跟點心,可以按照上述原則聰明替換,身體就會感謝你。
圖/張家銘強調,健康長壽飲食法不是要你吃得很「清淡」,而是要吃得均衡、多元有「方向」。photoAC by penpen3
研究:超加工食品、加工食物吃多不只容易變胖,還會提早退化
除此之外,研究特別點名,「超加工食品」才是健康老化最大的敵人。但什麼是超加工食品呢?張家銘解釋:
• 罐頭湯、即時冷凍微波餐、香腸、魚板、甜甜圈、能量棒。
• 餅乾、泡麵、速食、含糖飲料、超甜果汁。
這些食物吃起來讓人心情愉悅,但對身體就是慢性毒。研究顯示,吃最多超加工食品的人,健康老化的機率少了 1/3 。且吃愈多超加工食品,腦袋退化速度愈快,身體功能變差,慢性病上身的機率也飆高。
健康不能等老了再補救,我們每天三餐都在為未來的自己存健康
張家銘強調,健康老化,不是什麼神奇保健品,也不是等老了再來補救,而是從現在開始,一口一口吃出來的!與其等到老了才說「怎麼走不動、怎麼記不得事情」,不如現在就多想一步:
• 超商的冷凍義大利麵和您家自己煮的南瓜豆腐湯,差在哪?
• 早餐店的起司蛋餅,能不能偶爾換成自己準備的原型早餐?
• 下班後的鹽酥雞+珍珠奶茶,是不是可以改成小份壽司+無糖綠茶?
這些小小的選擇,日積月累,就是大大的差別。
醫師小叮嚀
「不是不能老,而是要老得有選擇、有品質!」老化,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事。但我們可以選擇怎麼老,是斷涯衰退式的老,還是自主式的老。如果我們要的是那種,老了還能自己上下公車、自己出門買菜、孩子和孫子回家時還能笑著說出他名字的那種老年生活。那你我所做的一切不是在限制自己,而是在我們投資未來的自由,「現在每一口吃的食物,都是給未來自己的健康存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