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從黃仁勳皮衣事件:看皮膚敏感泛紅刺痛怎麼辦,衣服材質、生活用品如何選擇 | 健康遠見
疾病

從黃仁勳皮衣事件:看皮膚敏感泛紅刺痛怎麼辦,衣服材質、生活用品如何選擇

從黃仁勳皮衣事件:看皮膚敏感泛紅刺痛怎麼辦,衣服材質、生活用品如何選擇 從黃仁勳皮衣事件:看皮膚敏感泛紅刺痛怎麼辦,衣服材質、生活用品如何選擇。NVIDIA媒體問答暨導覽遠見資料畫面,張智傑攝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現身「洞察AI趨勢」高峰會,當天徐旭東以化纖大廠之姿介紹自己後,便提到黃仁勳的招牌皮衣並表示「很酷,但材質過時、舊了點」,更主動提議想幫他做一件能調節溫度、適應氣候的高機能科技夾克。黃仁勳則詼諧回應「我的衣服都是老婆幫我挑的,不會讓我皮膚發癢,並補充自己對某些科技纖維會有過敏反應」,不只引起網友討論說話藝術的重要性。也引發不少人共鳴,究竟皮膚敏感是怎麼一回事?面對皮膚敏感怎麼辦?除了衣服材質外,在選擇沐浴乳、洗髮精、保養品、乳液等日常生活用品時又要注意哪些事?

談到黃仁勳徐旭東的皮衣事件,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笑著說,「材質新穎、好的衣服,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穿。尤其是對於皮膚敏感,有『敏感肌』的朋友而言,可能伴隨的皮膚敏感刺痛、皮膚敏感泛紅症狀不僅惱人,這些感受往往也難以讓外人理解。」

刺痛泛紅?皮膚敏感症狀有哪些,和皮膚過敏一樣嗎?

趙昭明說明,從醫學角度來看,皮膚敏感和皮膚過敏兩者其實是有區別的!

皮膚敏感通常是指對外界刺激較敏感,像是風吹、高溫炎熱、環境潮濕等微小因子,都可能使皮膚感覺到刺刺癢癢的,甚至出現輕微的發紅及脫屑等症狀;但多半不至於出現明顯腫脹或劇烈發炎,這種情況雖然不一定嚴重,卻經常不定時反覆發作十分惱人。

相較之下,皮膚過敏則屬於免疫系統對特定物質產生明確的過度反應,會有明顯的皮膚紅腫熱痛表現,甚至可能伴隨有起紅疹、丘疹、水疱等症狀。簡單來說,皮膚敏感是皮膚過敏的一個前驅期,有過敏體質的朋友,相對一般人更容易出現上述的前驅反應;而有這類容易皮膚敏感狀況的人,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是過敏族群。

皮膚敏感症狀表現
可能因吹風、處於高溫濕熱環境等微小因素,產生皮膚刺癢的感覺,甚至出現輕微的皮膚發紅及皮膚脫屑
皮膚過敏症狀表現
屬於免疫系統對特定物質產生明確的過度反應,會有明顯的皮膚紅腫熱痛表現,甚至可能伴隨有起紅疹、丘疹、水疱等症狀


皮膚敏感性測試是什麼?醫師解答怎麼做有無必要性質

針對日常反覆出現皮膚泛紅、皮膚癢感等皮膚敏感現象,除了觀察個人對特定物質的反應外,臨床上也能透過「皮膚敏感性測試」進一步確認是否與過敏原有關。趙昭明表示,所謂的皮膚敏感測試,又稱為「皮膚過敏原試驗」,最常見的方式是「貼膚測試」(Patch Test),主要目的是找出導致皮膚過敏的特定物質。

趙昭明指出,皮膚炎可分為兩大類型,包括「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與「過敏性接觸皮膚炎」。其中,貼膚測試主要針對後者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過敏性接觸皮膚炎屬於慢性型,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對某些過敏原具有「記憶性」,接觸後會經由免疫反應引發延遲性的紅腫、搔癢等反應,常見於接觸後的 24 至 48 小時內發作。

相較之下,刺激性接觸皮膚炎則屬於急性反應,當皮膚接觸到強烈刺激物時,往往在短時間內立即產生症狀,例如:皮膚紅腫、皮膚熱痛、皮膚灼熱刺癢等。兩者的機轉不同,因此診斷與處置方式也有所差異。

針對是否有必要進行貼膚測試,趙昭明建議,若民眾有反覆不明原因的皮膚敏感、搔癢或泛紅等情形,且懷疑可能與特定物質、保養品或衣物有關,建議在接觸新成分或用品前,可先於局部進行小範圍測試;若症狀持續或反覆發作,則應尋求皮膚科醫師進行進一步檢查,釐清是否涉及過敏機轉,以利後續預防與治療方向的判斷。

freepik by tirachardz圖/freepik by tirachardz

皮膚過敏衣服材質怎麼挑?衣物顏色染劑使用都要注意

現代紡織科技日新月異,衣物不僅在材質選擇上愈加多元,連編織工法也不斷創新,市面上出現許多主打排汗、吸濕、抗紫外線與環保概念的功能性布料(機能性布料)。然而,這些由多種纖維混紡製成的新型布料,儘管具備實用功能,卻也可能對皮膚敏感族群造成潛在風險。

趙昭明指出,許多標榜高機能、時尚新穎的衣物,在製程中經過複雜加工與化學處理,常包含尼龍、PVC等石化成分,大面積且長時間與皮膚接觸下,容易引發肌膚敏感、刺激或過敏性接觸皮膚炎。有些人甚至在穿著後 1~2 天才出現紅腫、刺癢、起疹等症狀,不易第一時間察覺。

材質新穎、好的衣服,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穿。」趙昭明提醒,尤其對異位性皮膚炎或敏感膚質者來說,因皮膚神經對外在刺激特別敏銳,穿著不合適成分的衣物,更容易引發不適。

在衣物挑選上,趙昭明建議,應盡量避開毛絨、化工合成纖維等材質,選擇成分單純的天然布料,如純棉、蠶絲或天然皮革會較為溫和。此外,衣物的染色處理也需留意,愈鮮豔亮麗的顏色,其所含染劑致敏風險相對較高。若為敏感體質,建議選擇原色或淡色衣物為佳。

雖然無法保證穿著天然材質衣物就絕對不會引發過敏,但趙昭明強調,從臨床經驗與統計觀察來看,發生敏感反應的機率確實較低,是相對安全的選擇。

皮膚敏感怎麼辦?慎選沐浴乳、洗髮精、保養品等用品

針對皮膚敏感問題,日常生活中的清潔與保養用品選擇不可輕忽!趙昭明指出,沐浴乳、洗髮精、身體乳液等產品會大面積接觸皮膚,若選擇不當,反而可能誘發過敏或加重肌膚不適,建議民眾挑選時應以「成分單純」為原則。趙昭明醫師進一步整理出4大選購原則:

首先,產品成分愈簡單愈好,避免複雜添加;

第二,應選擇界面活性劑及防腐劑比例較低的產品,以降低刺激風險;

第三,香精是常見過敏來源之一,建議敏感膚質者盡量避免含有濃郁香味的產品,尤其部分民眾喜愛洗完留香的感覺,反而更容易對肌膚造成負擔。

最後,趙昭明提醒,應避免使用標榜「All in One」的多效合一產品,這類產品為了達到多重功能,常會添加多種成分,即便各成分比例不高,整體負擔卻相對增加,反而提高致敏機率。他強調,對於敏感肌膚而言,「減法保養」優於「加法保養」,愈簡單、愈溫和的產品,反而愈安全。

若皮膚敏感、皮膚過敏症狀持續 1~2 天仍未改善,或出現反覆發作、擴散加劇等現象,就應盡速就醫。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圖/若皮膚敏感、皮膚過敏症狀持續 1~2 天仍未改善,或出現反覆發作、擴散加劇等現象,就應盡速就醫。僅為情境配圖,取自freepik

皮膚敏感藥膏能自己買來用嗎?哪些情況該就醫治療?

不少民眾皮膚一旦出現癢、紅腫、冒疹等過敏反應時,常會自行購買藥膏處理,但這樣的做法是否安全?皮膚敏感、皮膚過敏是否可以自我處理?對此,趙昭明提醒,皮膚敏感或過敏發作時,雖然部分輕度症狀可短暫靠藥物緩解,但若症狀持續或加劇,仍應及早就醫,釐清原因並接受正確治療。

趙昭明指出,皮膚癢時首要原則是避免搔抓,建議可先以冷敷降低皮膚溫度,藉此減緩知覺神經的傳導反應,降低過敏造成的不適感。如果出現明顯的過敏反應,則須透過內服口服藥——抗組織胺藥物來減少組織胺釋放、穩定症狀,外用藥膏則可緩解局部搔癢與發炎情況。

至於常見的過敏藥膏成分有哪些,趙昭明說明,目前市面上部分第一型與第二型抗組織胺藥屬於OTC(非處方藥),民眾可於藥局取得;但若需使用含類固醇或較強效的抗敏成分,多半仍需經醫師評估後開立處方。他也提醒,若過敏情況反覆發作或屬中重度反應,僅靠自行用藥恐難根治,甚至有可能演變為慢性皮膚病,因此建議急性症狀緩解後,仍應諮詢專業皮膚科醫師確認病因,並依個別體質與病況擬定長期保養或治療計畫。

趙昭明強調,皮膚病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部分輕微皮膚癢或紅疹的患者,使用市售藥膏後症狀可能自行緩解;但若症狀持續 1~2 天仍未改善,或出現反覆發作、擴散加劇等現象,就應盡速就醫。許多患者直到自行用藥無效才前往皮膚科診治,結果延誤治療時機,反而讓病情更加棘手。

醫師小叮嚀

最後,趙昭明也提醒,有敏感肌或具過敏體質的民眾,也要留意避免長時間待在潮濕、悶熱的空間中。若流汗應立即擦乾,避免汗水停留刺激皮膚。因汗液中含有鉀離子、尿素與多種代謝產物,本身就可能成為過敏原,對皮膚造成額外刺激與負擔,增加皮膚敏感與皮膚過敏的風險。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