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捲土重來,剛出生的寶寶也難以倖免!台中一名出生僅 14 天男嬰小羽被發現有低燒、食慾活動力變差的情況,沒想到就醫竟確診新冠病毒,且一家三口都染疫。小兒科醫師呼籲,根據研究顯示,新冠肺炎小朋友症狀表現與大人不同,家長千萬別掉以輕心。其中嗅覺喪失及「新冠腳趾」變化為新冠特異性表現,如果有出現相關症狀,建議盡快至醫院檢查評估及治療。
出生14天男嬰低燒、食慾活動力變差,爸爸驚覺就醫確診新冠肺炎
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主任暨小兒科賴永清醫師表示,日前門診收治一名新手爸爸林先生突然發燒及咳嗽不適,當日家中的男嬰小羽體溫上升至 37.5 °C以上,且有食慾不振伴隨活動力變差的情況,警覺性高的爸爸立即帶寶寶至醫院就診。
男嬰流感快篩陰性、新冠快篩陽性確診,立即收治住院治療,後續安排抽血驗尿,更發現男嬰同時也有泌尿道感染,是院內最小的確診個案。所幸及早就醫未演變為重症,男嬰接受支持性療法及住院治療 4 天後平安出院,並持續服用抗生素藥物,定期於門診追蹤觀察。
林爸爸表示,原本以為孩子只是一般感冒,沒想到竟然是新冠確診。回家趕緊快篩發現自己也確診新冠病毒,可能是感染來源,和太太一家三口都陸續確診。快篩哪裡買,怎麼查?確診怎麼辦?可參考這篇文章的完整介紹。
圖/小羽在接受支持性療法及住院治療 4 天後平安出院,並持續服用抗生素藥物,定期於門診追蹤觀察。烏日林新醫院提供
新冠病毒小朋友症狀有哪些?小孩不一定會發燒!醫師解答年齡差異
賴永清指出,「新生兒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健全,感染新冠病毒時,初期症狀往往非典型,像是低燒或僅有活動力下降,較少表現出流鼻水,容易被家長誤認為只是輕微感冒,若未及時治療恐會演變為重症。根據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在大人、兒童有不同的症狀表現。這波這波確診新冠症狀不一樣、表現多變?可參考這篇文章的完整介紹。
新冠病毒小朋友症状
新冠病毒兒童症状(小於 9 歲)
新冠病毒兒童常見症狀為發燒(46 %)、咳嗽(37 %)、頭痛(15 %)、腹瀉(14 %)、喉嚨痛(13 %)。
新冠病毒小孩症状(大於 10 歲)
新冠病毒孩子症狀常見為頭痛(42 %)、咳嗽(41 %)、發燒(35 %)、肌肉痠痛(30 %)、喉嚨痛(29 %)、呼吸窘迫困難(16 %)、流鼻水(10~22 %)。
其中嗅覺喪失及「新冠腳趾」變化為新冠特異性表現,如果有出現相關症狀,建議盡快至醫院檢查評估及治療。
新冠肺炎小朋友症状 | |
新冠肺炎兒童症状小於9歲 | 新冠肺炎小孩症状大於10歲 |
發燒(46%) | 頭痛(42%) |
咳嗽(37%) | 咳嗽(41%) |
頭痛(15%) | 發燒(35%) |
腹瀉(14%) | 肌肉痠痛(30%) |
喉嚨痛(13%) | 喉嚨痛(29%) |
呼吸窘迫困難(16%) | |
流鼻水(10~22%) |
新冠腳趾是什麼?
新冠腳趾指的是新冠病毒確診者,腳趾甚至手指出現類似凍瘡病變的現象,皮疹可能會非常疼痛和瘙癢,並伴有輕微水泡和腫脹的情況。
根據發表在《英國皮膚病學》雜誌上的研究,新冠腳趾似乎是人體為抵禦新冠病毒進入攻擊模式而產生的副作用,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但更常見於兒童和青少年。
國內新冠疫情上升快速,醫籲高風險族、家有新生兒父母謹慎留意
目前國內新冠疫情上升快速,根據疾管署統計推估,預估於 6 月底至 7 月初達到疫情高峰,屆時最高單週就醫人次恐高達恐達 15 萬~ 20 萬,需加強留意高風險族群重症及死亡率。
在門急診、住院的就診人次,併發重症病例數及死亡數皆呈上升。新冠病毒導致的重症與死亡風險為流感的 2 倍,建議 65 歲以上長者、免疫低下者、洗腎患者等族群,盡快施打新冠疫苗預防重症利多於弊。
由於目前 6 個月以下的新生兒無法接種新冠疫苗,賴永清呼籲,家中若有新生兒,父母就是第一道防線,家長務必接種JN.1新冠疫苗,增強自我保護力;平日也應落實戴口罩、勤洗手,遠離人潮聚集的室內場所,避免感染新一波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