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總是會聽到:「要珍惜老人家!」「要多多體諒老人!」如果你真的相信這種漂亮的話,就是把照護者往火坑裡推了。接下來,就請看看我如何隻身一人面對身體愈衰老卻愈任性的老爸、說話刻薄的老媽……
面對爸媽異狀當時我猶如隔岸觀火,沒把事情想得太認真
「最近老爸老媽總為了些芝麻綠豆的小事吵架,然後就打電話來找我,真是煩死了!」「老媽稍一有事看不順眼,就離家出走,跳上計程車在外晃蕩個一小時。每次都要我去接她。你也替我想想嘛,我又不是成天沒事幹。」
應該是老爸媽剛過 80 大壽前後吧,當時我還在東京某公司上班,住在離老家 5 分鐘車程、從事自營業的大哥,時不時就帶著煩躁的語氣打電話給我。
那個時候,老爸媽可能都已經顯露出失智症的初期症狀,但因為父親的性格本來就急躁又神經質,而好勝的母親又要求任何事都必須照她的規矩來,否則就沒完沒了。所以夫妻間無聊的口角,可說是家常便飯。
「別理他們不就行了。」
我猶如隔岸觀火,沒把事情想得太認真。
但是大約五年前,家裡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再也無法說那種風涼話,不得不面對現實。
「老媽被救護車送走了!」
我正在捷運上準備去開會,卻接到大哥的電話。
「她怎麼了?」
「她說肚子痛得在地上打滾。」
那一瞬間,我最先想到的不是「她身體還好吧」,而是「年紀那麼大,肯定是吃太多了啦」。
但這時候也不好再放著不管,於是開完會,我立刻趕到東京車站搭上返鄉的高速巴士。
返家後面對:住院頤指氣使的老媽,獨自在家難搞的老爸
果不其然,老媽吃下的量來不及消化,胃腸陷入緊急狀態。雖然不是什麼嚴重的大病,但考慮到年齡問題,醫生還是讓她住院。
同一時間,獨自待在家裡的老爸,明明是個既不購物、不下廚,也不洗衣服,平日從不做家務的人,卻還任性地挑三撿四:「這個不愛吃」、「那個太甜不合口味」,讓我嫂子傷透腦筋。
住在醫院的老媽也不遑多讓,儘管人已經打著點滴,插著導尿管,但一見到我便語出驚人地說:「你來幹嘛?來了也派不上用場。」當場讓我很錯愕。
可是就算再怎麼霸道,你現在面對的是自己的女兒,而且是專程趕到醫院來探望你的人,怎麼連說話的分寸都不懂?……這時候,我突然有個不祥的預感,今後與母親的關係恐怕不太妙,不禁覺得背脊發涼。
而且,這還沒完呢。
「該繳卡拉OK教室的月費了,去把我平時用的那個皮包拿來!」
要不就說:
「身體癢死了,快去給我買個止癢藥!」
那種居高臨下的命令態度,如果不是在病房,我真想吼回去:
「您是太后還是女王啊?」
嗄……這位女士是怎麼回事。就算是病人,她的態度也太傲慢了吧,我一時驚得說不出話來,愣在那裡。最後只能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再試著說服她:
「你何時能出院還不知道,卡拉OK的月費等出院後再繳也不遲吧。」
「這裡是綜合醫院,如果哪裡癢的話,問問護士,請她們開藥膏給你塗嘛。」
但是她完全聽不進去,甚至還說:
「有空說那些有的沒的,不如快點去買!」
我氣得直冒青筋。接到大哥的電話,急匆匆地趕車回來,得到的卻是這種待遇?一股無名火從肚子裡湧上來。
在這之前,我一直以為口角不斷的原因,出在老爸的沒耐性。但是,親眼看到老媽視線閃爍、一臉倔強的表情,和故意惹惱別人的言行,才改變了想法:像她這種態度,就算不是面對老爸也會吵起來吧。
圖/所有東西都沒有歸類,任意亂塞,讓人不知道該從哪裡著手……實在教人手足無措。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ixabay
猛然才驚覺老媽的種種舉動,會不會是失智症初期症狀?
而且,這會不會是失智症的初期症狀?我深深嘆了一口氣。
趁著老媽住院,我想最好開始整理她長年管理的廚房,但是腐敗的食材、大量的保鮮容器和塑膠袋等等用品,怎麼清也清不完。
而且所有東西都沒有歸類,任意亂塞,讓人不知道該從哪裡著手……實在教人手足無措。
平時聽她牛皮吹得響亮,但是現實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啊!
也許是衰老導致的結果,也可能她的性格本來就是雜亂無章,無論如何,我從一上大學便離家生活,至今也快 40 年了。即使偶爾回家探望,也不可能連她掌管的廚房流理台櫃或碗櫃最下層都打開來檢查。千算萬算也沒想到會陷入如此悲慘的狀態―老實說,根本難以想像!
「我去睡啦。」
深夜裡,老爸回到二樓臥室就寢,只剩我還在獨自和壓箱底的雜物奮鬥。光是超過保鮮期限的食材、過期多年的調味料,一轉眼就塞滿 45 公升的垃圾袋。髒汙黏結的塑膠袋、塑膠容器更超過前者的三倍。僅僅是把塞在洗臉台櫥櫃裡的大量毛巾全部搬出來摺好,我就快累昏了。
哎呀―到底該怎麼辦?
「那位太太就算臥床不起,嘴上也是不饒人吧。」
這一瞬間,我不再冷眼旁觀,終於開始把照護工作當成自己的事。
當我辭職回到老家後,等待我的卻是超出預期的殘酷現實
接著,我辭去工作 25 年的公司,決定靠自由接案編輯寫手謀生,我設想只在開會或採訪時上東京,其他靠著遠距工作也許應付得過去(話雖如此,心裡還是不太確定,覺得仍未做足心理準備)……就這樣,我搬回了從東京走跨海高速公路一小時半的故鄉。
但是,等待我的卻是超出預期的殘酷現實。
不懂拿捏分寸、不為別人著想,而且又不講道理的老爸老媽,破壞能力實在驚人,而且後來連姨媽姨丈都來參一腳,我一個人就算有八隻手八隻腳都不夠用。不僅如此,每天都幾乎處在瀕臨爆炸的狀態。
但總是會聽到:
「要珍惜老人家!」
「要多多體諒老人!」
如果你真的相信這種漂亮的話,就是把照護者往火坑裡推了。
接下來,就請看看我如何隻身一人面對身體愈衰老卻愈任性的老爸、說話刻薄的老媽……
圖/夫妻一場年底的大吵架,竟搞得老爸跌到「壓迫性骨折」。僅為情境配圖非當事人,取自Shutterstock
夫妻一場年底的大吵架,竟搞得老爸跌到「壓迫性骨折」
事情發生在年底,12 月 30 日那天。
平常一向好勝的老媽,突然語氣緩和地說:
「你爸躺在地上,吵著說背痛欸……」
「背痛……他是向後翻倒嗎?」
「就你爸在大吼,我嫌他吵,手一揮他就跌坐在地上。」
「該不是媽你把他推倒的吧?」
「我才沒推他呢,我只是揮一下手而已。」
雖然不清楚詳細的過程,但是一定是從家常便飯的口角,升級到動手打架的地步吧。儘管如此,為什麼要在年底醫院休診的時間找麻煩呢?
「他動不了嗎?」我問。
「動得了呀。」
也就是說,只是故意耍脾氣罷了吧。
「要不,貼個貼布看看?」我打算冷處理,但老爸不依不饒地說:「老太婆把我推到地上,害我骨頭斷了,骨折了啦!」
還沒有嚴重到叫救護車的地步,但是,畢竟年紀這麼大,也不能等閒視之,只好趕緊在市公所網站上找到值班醫院,帶他去看骨科。
診察結果是腰椎(脊椎的腰部部分)壓迫性骨折。由於高齡骨質容易疏鬆,稍一碰撞,骨骼就會壓碎變形,這種情形就叫做壓迫性骨折。
「是不是需要住院?」我抱著期望問道。
過年期間,如果任性的老爸能住在醫院裡,我倒也能輕鬆一些。
「不用。他還能走動。安靜待在家裡,應該就能痊癒。」
是哦……大失所望。
無可奈何之下,還是得帶他回家吧。
幫他繫上護腰,醫生開了止痛藥和健骨藥,總算暫時解決!
結果―當然沒那麼簡單。
不時聽到他說:
「護腰太緊,我不能呼吸!」
「腰部好痛!都是老太婆害的。」
「我口渴,去拿飲料來。不要這種,我要蘋果汁。」
莫非是開啟了「生病就可以任性耍賴的按鈕」?從早到晚,老爸就這樣亂耍脾氣,什麼話張口就來,超越以往的程度。
雖然說他可以自行走去廁所,但念及萬一,想買紙尿褲給他穿,不料他竟拉高嗓門罵道:「我怎麼可能穿這種東西!」然後又開始無理取鬧:「痛死了,走不到廁所。」
「那,你想怎麼辦?」
「去給我拿夜壺來。」
夜壺……?
這輩子幾乎從來沒出現過的單字,在心中不斷迴響。
「媽,我們家有夜壺嗎?」
「應該沒有。」
「那就得出去買了。」
可是,哪裡有賣夜壺呢?打電話給大嫂說明狀況。她說:「可能大賣場的長照用品區有賣。我馬上去買。」
說完便驅車前往。
這段期間,我到藥房再去買了紙尿褲和鋪在床上的防水墊。
12 月 30 日小年夜,如果為了置辦年菜東奔西跑也就算了,我家卻是「夜壺」來「夜壺」去的是怎麼回事……才不過半天以前,作夢都想不到會出這種事。
接著就是除夕、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我不要喝蘋果汁了,有沒有番茄汁?這果汁太甜了。買些酸一點的果汁來。」
「戴著護腰不舒服,我睡不著。」
「都是老太婆,好好一個新年搞得亂七八糟。」
「肚子好餓,給我拿年糕湯來!」
任性妄為到達極點。
看老爸一副任性妄為、得意忘形的樣子,真是可恨至極
看老爸一副得意忘形的樣子,真是可恨至極。
說來說去,這種結果還不都是你們為了無聊小事吵架造成的,憑什麼擺出那種頤指氣使的態度!新年剛到,本人的火氣也即將沸騰。
不過這種事怎麼可以只有我默默隱忍?見到上門拜年的親戚和孫輩,我立刻當著受害者的面,加油添醋地說:「被老太太推了一把,摔到 5 公尺遠,結果脊椎啪的一聲就斷了。」
如果脊椎啪的一聲斷掉,這把年紀應該活不了了。不過,真要如此,還真是菩薩顯靈了吧。
我偷偷地在心裡訐譙。
至於夜壺,雖然費了一番周折才張羅到,但畢竟是在客廳,可能還是不好意思用吧,想上廁所時他還是一步一拐地自己走去,沒用夜壺。
這怎麼回事?既然自己能走的話,你就自己走嘛!
畫漫畫的話,我的腦袋上方應該在冒煙吧。
到了寒意刺骨的深夜一點多,我從挑高的二樓悄悄往餐廳張望,只見老爸以輕快的腳步從客廳走過來,往茶杯裡倒酒來喝。
明明骨科大夫嚴格地叮囑:「服用止痛藥的時候,最好不要喝酒。」
拜託哦……我驚訝得目瞪口呆,下巴差點掉下來。
(本文節錄自《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一書,作者小梶沙羅,譯者陳嫺若,時報出版)
圖/《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一書,作者小梶沙羅,時報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