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體智活動」又稱「結合身體與認知訓練」,是一種將身體運動與大腦活動相結合的創新訓練方式。科學認證「體智活動」訓練不僅能幫助中高齡者和長者維持身心功能、延緩退化,還能提升各年齡層的生活效能與認知敏銳度。其中,坐姿、站姿都能做的「詞語接龍超慢跑」,就是無需器材、不用上健身房,居家就可進行的有效運動。
什麼是超慢跑?超慢跑是一種低衝擊、節奏緩慢的跑步形式,強調穩定重心、動作流暢與輕柔步伐,特別適合各年齡層與不同體能程度者。屬於中低強度運動,適合長時間持續進行,能有效提升心肺耐力、增強下肢肌力,並降低受傷風險。
圖/圖解原地超慢跑技巧與動作注意事項。商周出版提供
原地超慢跑技巧
• 站姿正確: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微彎,背部挺直,肩膀放鬆。
• 輕抬放腳:雙腳交替輕抬,腳尖輕觸地面,動作穩定且流暢。
• 手臂自然擺動:手臂自然彎曲,配合步伐輕鬆前後擺動。
• 呼吸平穩:鼻吸嘴吐,配合動作節奏,維持自然呼吸。
★ 動作輕鬆,節奏緩慢,重心穩定安全,低噪音、居家可隨時隨地練習。
(延伸閱讀/超慢跑節拍器設定有學問!徐棟英4要領授不累關鍵,跑出5健康好處)
超慢跑準備動作
• 熱身運動:簡單進行關節和肌肉熱身,避免運動傷害。例如:雙手向外畫圓擴胸、下肢踢腳和抬膝暖身。
• 場地選擇:找一個平坦、安全、不會打滑的區域。
• 道具選擇:如果擔心跌倒可以利用椅子以坐姿進行。
• 準備題目:決定接龍主題,例如動物、食物、成語等。
挑戰規則
• 接龍規則:每個詞語須用上一個詞的字尾開頭,例如:書法→法國→國家。詞語需至少兩個字以上,且不能重複使用。每 4 拍說出一個詞語,保持節奏與呼吸穩定。
• 運動規則:用可正常說話的配速進行超慢跑,保持穩定呼吸節奏。
超慢跑功能效益
• 提升心肺耐力:超慢跑是一種低強度的有氧運動,能提升心肺功能與血液循環。
• 增強認知靈活性:詞語接龍能刺激語言流暢性和思維靈活性,促進大腦活化。
• 訓練專注力與任務切換能力:在運動中需專注進行詞語接龍,有助於提升注意力和多任務處理能力。
• 調節呼吸與運動節奏:透過穩定的呼吸節奏與運動協作,改善身體與大腦的協調性。
圖/圖解詞語接龍超慢跑動作,坐姿、站姿都能做。商周出版提供
超慢跑目標完成
• 初階版:持續完成 5 分鐘的詞語接龍超慢跑。
• 體能進階版:持續完成 10 分鐘的詞語接龍超慢跑,增強耐力。
• 認知進階版:持續完成 5 分鐘的三字詞語接龍超慢跑,進一步加強語彙搜尋與記憶挑戰。例如:三地門→門外漢→漢尼拔→拔河賽→賽德克→克拉克。
跑步會不會增加膝蓋和髖關節關節炎的風險?
跑步是否會增加關節炎的風險?研究顯示,取決於跑步的頻率與強度。根據《JOSPT 》(2017 年 6 月期刊)的報告,休閒跑步者的髖關節或膝關節炎發生率僅為 3.5 %,明顯低於久坐不動的人(10.2 %)和競技跑步者(13.3 %)。
沒有跑步或其他身體活動的非跑步者,也就是久坐少動的生活模式,關節炎風險達到 10.2 %,表明缺乏活動可能導致較高的關節退化風險。
意外的,反而是專業或競技跑步者的風險較高,例如:參與國際賽事或高強度訓練的跑者,關節炎風險達到 13.3 %。這可能與訓練強度和頻繁的負重運動有關。
休閒跑步(類似超慢跑)是一種強調舒適節奏、低強度且穩定的跑步形式,與高強度的競技跑步相比,更適合一般人群參與,尤其是初學者或中高齡者。這種運動模式接近超慢跑,強調小步伐、穩定的速度,以及對姿勢與呼吸的調控。
休閒跑步或超慢跑都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全身運動,能通過促進關節液循環和強化下肢肌肉,幫助參與者維持關節健康,同時享受運動樂趣。
圖/體智活動的益處。商周出版提供
關節健康的實務建議
避免過度訓練,即使是低強度的休閒跑步,每週也應安排適當的休息日。並搭配其他低衝擊運動,如游泳、瑜伽,進行交叉訓練,以減少重複性關節負擔。若膝蓋有輕微不適,可使用膝蓋護具提供支撐。
(本文節錄自《讓你健康不失智的體智能:活化大腦與身體的雙適能鍛鍊》一書,作者 知名職能治療專家 鍾孟修,商周出版)
圖/《讓你健康不失智的體智能:活化大腦與身體的雙適能鍛鍊》一書,作者 知名職能治療專家 鍾孟修,商周出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