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失智症遊走是什麼?長輩亂打人、有攻擊性?專家揭6失智照護要領 | 健康遠見
失智

失智症遊走是什麼?長輩亂打人、有攻擊性?專家揭6失智照護要領

失智症遊走是什麼?長輩亂打人、有攻擊性?專家揭6失智照護要領 失智症遊走是什麼?長輩亂打人、有攻擊性?專家揭6失智照護要領。Unsplash by Vlab B

編按:失智症遊走與攻擊性行為是常見困境,長輩可能因譫妄、妄想、幻覺或焦躁、不安而亂打人。專家建議,面對失智長輩遊走或出現攻擊性行為,照護不能只靠約束。不妨透過環境調整、陪伴外出、適度物輔助及追蹤器定位,來減少遊走風險。同時避免與患者爭辯或在面前竊語,掌握這些失智照護要領,能幫助患者穩定情緒,也守護家人與自身安全。

失智症照護要領

1.不跟有妄想症狀的失智患者爭辯,帶患者外出看看風景或逛街,轉移其注意力。

2.患者若認為別人偷他的東西,就幫他找找平時可能放置的地方,若真的找不到,可試著在難找的地方,例如枕頭下、床鋪下、另一個抽屜找找看。也有可能失智患者自己糊里糊塗丟在垃圾桶、洗衣籃裡。

3.失智患者居住環境光線要足夠,避免昏暗的環境增加視覺的誤判。有時反光折射的影像,像鏡子、魚缸或影子會嚇到失智患者。

4.不要在失智患者面前耳語,竊竊私語會強化失智患者的疑心妄想。

5.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如Risperidone可以降低失智患者的妄想及幻覺,減輕激躁不安的情緒症狀。

6.路易氏體失智症的患者不適合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會引起強烈的「錐體外徑路症候群(Extrapyramidal signs, EPS)」,產生嚴重的流口水、手抖、四肢僵硬、乏力、遲鈍、踱步、坐立不安等,可以使用抗帕金森氏症藥物,加上抗膽鹼激素抑制酶藥物及美金剛胺等來改善其視幻覺、妄想的症狀。

失智遊走(Wandering)

失智患者能夠外出走動原本是健康良好的表現,但是漫無目的的遊走反而有害,例如走到百貨公司之後不曉得返家,隨便走到忙碌的醫院,進入別人的病房,干擾醫護人員的治療及患者的安寧。有時候自己走在街道上不守交通規則而遭車禍意外,或晚上外出因光線昏暗而跌倒等等。

遊走的原因

1.被自己的幻覺嚇到而想逃離住處,或受幻聽的唆使抵達該處,走離住家。

2.仍然沉溺在昔日工作上班的生活,想要出去上班。

3.想尋找老朋友卻毫無目標,四處遊蕩。

4.感覺很無聊而想出門活動活動身體,卻越走越遠,迷失了方向。

5.想出去尋找食物、飲料、喝水或上廁所,卻不知道如何回家。

6.剛剛入住安養機構,周圍環境及人物皆不熟悉,缺乏安全感與歸屬感,而想外出尋找熟悉的人物。

遊走照護要領

1.戴上追蹤器,使用衛星定位隨時確定患者的位置。

2.在外出的門口設置自動門鈴,若失智患者打算外出,走到門口便會響鈴,提醒家人或照顧者注意患者外出的時間是否合宜。

3.住在醫院或安養機構的失智患者,若走動干擾到其他人或患者的安寧、靠近醫療器械等,就要帶離他轉移注意力,改成患者有興趣的其他活動方式,或是照顧者有差事時,可以順便請喜歡走路的失智患者陪同。

4.假如失智患者欲外出尋找親人,可以請親人寫個訊息表示他們會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來探訪患者。

5.假如失智患者欲外出尋找過世的家人,則照顧者趁機會陪伴患者外出看看風景、逛商店轉移其注意力,過一陣子患者就會忘記要找離世的家人。

6.若是安養機構,可在建築設施門口掛一個大的招牌或明顯的照明燈,好讓走失的患者找到回家的目標。

7.假如是因為無聊想出去走走,則可以提供失智患者有趣的活動,或跟友善的人交談,留住他們不外出。

8.使用鎮靜劑或鎖門是最不得已的做法,以「被動約束(Passive restraints)」是比較符合人性、安全的方式。例如:將出入的門噴上跟周邊牆壁一樣的色彩,使想獨自外出的失智患者認不得門的位置而出不去。

失智激躁與攻擊(Agitation and Aggression)

2000 年Lyketsos等人研究失智患者 1 個月內出現激躁或攻擊行為的盛行率為 24 %,於 2008 年Steinbery等人統計 5 年的盛行率為 44 %,低於失智患者產生的憂鬱、妄想及表情遲鈍。

而在長照機構的失智患者產生激躁與攻擊行為的盛行率占 50 ~ 60 %。此行為可能是因為失智症的退化、譫妄、疼痛而引起。

(本文節錄自《失智了怎麼辦?理解問題行為,陪伴失智者邁向尊嚴又自在的晚年》一書,作者:卓良珍,為美國杜克大學老年精神醫學研究員,三民書局出版) 


失智症遊走是什麼?長輩亂打人、有攻擊性?專家揭6失智照護要領_img_1圖/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