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秋分節氣咳嗽、皮膚癢?中醫推加味蓮子湯,秋分飲食保養3要訣 | 健康遠見
食譜

秋分節氣咳嗽、皮膚癢?中醫推加味蓮子湯,秋分飲食保養3要訣

秋分節氣咳嗽、皮膚癢?中醫推加味蓮子湯,秋分飲食保養3要訣 秋分節氣咳嗽、皮膚癢?中醫推加味蓮子湯,秋分飲食保養3要訣。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編按:在中醫理論中,秋天屬於五行之金,對應人體的肺臟。肺喜潤而惡燥,秋分後最常見的就是「燥邪」。氣候乾燥容易耗傷津液,使人出現咳嗽、喉嚨乾、鼻塞、皮膚乾癢、便秘等症狀。究竟想改善秋咳、皮膚乾癢問題,秋分吃什麼好?一起跟著中醫師來看看秋分保養3要訣。

秋分之際,涼飆起夕,閑境入幽情。秋分,係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六個節氣,秋分時間通常落在每年 9 月 23 日前後,秋分代表這一年已經過了 3/4 了。

此時太陽直射赤道,「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晝夜幾乎等長,在這之後,北半球白天逐漸縮短,黑夜逐漸加長,氣溫也會隨之下降。秋分正值秋季的中點,既有秋高氣爽的舒適,也開始出現「燥」的特質。

秋分後最常見的就是「燥邪」,肺喜潤而惡燥易「秋咳」

在中醫理論中,秋天屬於五行之金,對應人體的肺臟。肺喜潤而惡燥,秋分後最常見的就是「燥邪」。氣候乾燥容易耗傷津液,使人出現咳嗽、喉嚨乾、鼻塞、皮膚乾癢、便秘等症狀。

小朋友或體質敏感的人,也可能因氣候變化、粉塵花粉刺激,引發氣管炎或呼吸道的疾病。臨床案例中常見病人抱怨「秋咳」,也就是說,感冒痊癒了,但乾咳仍持續好久,這是秋燥耗傷津液的典型表現。

秋分節氣最常見的就是「燥邪」,常見症狀有皮膚乾癢、秋咳、便秘等。馬光醫療網提供圖/秋分節氣最常見的就是「燥邪」,常見症狀有皮膚乾癢、秋咳、便秘等。馬光醫療網提供

秋分吃什麼?圖解百合蓮子湯做法,加碼中醫穴位按摩法

針對秋分時常見的「燥咳」與呼吸道不適,中醫治療以「養陰潤燥、清肺止咳」為原則。

穴位則可選用「天突穴」來舒緩咳嗽的不適,或配合肺俞穴尺澤穴,調暢肺氣。

常用方劑如沙參麥冬湯、清燥救肺湯,能滋陰生津、潤肺止咳;在養生上,建議透過藥膳或茶飲輔助:

百合蓮子湯

百合蓮子湯做法:取百合 20 公克、蓮子 20 公克、山藥 30 公克、白木耳 15 公克,搭配少量冰糖,燉煮成湯。

百合蓮子湯功效:此藥膳養陰潤肺、補脾益氣,能緩解咳嗽,並改善秋季皮膚乾燥。

此外,適量飲用梨子水,也能達到清熱潤燥的效果。但要提醒,市售的飲料含糖量高,應適量飲用,以免適得其反。

秋分飲食來碗百合蓮子湯,緩解咳嗽、改善皮膚乾燥。馬光醫療網提供圖/秋分飲食來碗百合蓮子湯,緩解咳嗽、改善皮膚乾燥。馬光醫療網提供

秋分養生有訣竅!不只秋分飲食有宜忌,還有3養生方式

「秋分三不吃」是指避免食用「過於油膩」、「過於辛辣」和「過於燥熱」的食物,以順應秋分節氣從濕熱轉為乾燥的氣候變化,保護肺部健康,避免秋燥上火。

事實上,秋分時節屬於生長化收藏的「收」的階段,天地陽氣逐漸收斂,人們應順應自然變化調整生活。

秋分作息方面

《黃帝內經》指出:「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在這段時間早睡早起,保持精神安定,以緩和秋天帶來的悲傷情緒。秋天在五行上對應「悲」,人容易感傷,適當調整心態、紓解壓力,才能維持內心平和。

秋分飲食方面

秋分吃什麼?秋分節氣適合各種滋陰潤肺的食物,多食用白色食物,如梨子、白木耳、蓮子、山藥、百合等,能幫助保有津液,改善乾咳及皮膚乾燥。

同時應避免過多生冷食物,以免損傷脾胃功能;避免燥熱,容易上火的食物,例如:油炸、辛辣刺激之品,以免化燥。

秋分運動方面

建議選擇適度的舒緩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既能強健肺氣,也能調整情緒。小朋友則可以多做戶外運動,增加抵抗力,預防秋季的過敏與流感。

預防疾病也很重要,由於秋冬是流感好發期,秋分前後也要特別注意手部清潔、適度增添衣物,避免早晚溫差過大導致生病。

秋分是一個轉換的節氣,我們可以順應自然,由外到內調整身心。透過養陰潤燥的飲品、規律作息與適當運動,不僅能減少秋季常見的咳嗽、皮膚乾癢等不適,更能維持健安康的身心。

陳慧聞中醫師 東霖馬光中醫診所

更多內容請至【馬光醫療網】/【臉書粉絲團:馬光醫療網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