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動健康」護力保本 衰弱長者逆轉肌齡 | 健康遠見
抗老

「動健康」護力保本 衰弱長者逆轉肌齡

輕運動第10招〉新北市衛生局示範
「動健康」護力保本 衰弱長者逆轉肌齡

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總人口中有20%是65歲以上長者,即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老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得不健康。國人不健康平均餘命(健康平均餘命與平均餘命的相差年數)有逐年上升現象,不健康平均餘命指的是年輕時受傷、中年生病及老年臥病失能等不健康的存活年數。

衛福部統計,隨著人口老化,國人不健康平均餘命從2004年的8.1年,上升至2014年的近九年之久,在這段期間,幾乎都是受病痛之苦,處於程度不等的失能狀態。

為預防及延緩老化,長照2.0在今年上路後,將65歲以上的衰弱老人納入照顧對象。身為全國人口數最多的新北市,有398萬人,其中65歲以上者約48萬人,占12%,相對其他已達到14%的縣市,人口老化問題尚不嚴重。

但新北市政府在兩年前就意識到銀髮族老衰問題,2016年初推動「動健康」,鎖定65歲以上的族群,希望透過規劃運動及營養介入方案,減緩銀髮族老化速度,達成預防及反轉衰弱的目標。

動健康緣起於新北市市長朱立倫看到公視報導芬蘭老人運動的專題,跟他有意推動的政策不謀而合,因而指示衛生局長林奇宏執行推動。

從陽明大學借調新北市政府的林奇宏表示,借鏡已步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數據,65歲到75歲需要長照者的原因,多來自中風,但是75歲以上需要長照者,很多則是衰弱、肌少症跌倒後的失能。

衰弱也是一種失能的概念,臨床症狀可能是體重減輕,感覺疲倦費力,慣用手力氣變差、步行變慢、身體活動力變差等。

那麼,要如何找出這些衰弱長者呢?

透過免費健檢 找出衰弱長者

學者出身的林奇宏從銀髮族的健檢資料找出蛛絲馬跡。新北市在2016年初免費替65歲以上長者健康檢查,同時進行衰弱與營養評估,結果發現,長者的衰弱盛行率約為5%,衰弱前期盛行率為41.6%。也就是平均2.2人就有1人處於衰弱或衰弱前期,表現出來的症狀可能是慣用手握力不足,步行速度變慢。

由於不少研究早已證實運動可有效逆轉肌齡,反轉衰弱,並提升健康餘命。但問題是,很多長者沒有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

衛生局從2016年長者健康檢查資料中,鎖定衰弱及衰弱前期的長者,開立三個月的專業運動處方,結果長者的握力平均增加2.07公斤;步行速度平均提升每秒0.04公尺。46%衰弱前期的長者回復至正常檢測值;87%衰弱長者改善至衰弱前期或回復正常;握力異常者,有40%改善至正常;步行速度異常者,有42%恢復正常。

像是住在萬里區的鄭阿姨平常以務農為主,種田種菜讓她平日勞動量足夠,也沒有另外運動。在參加長者健檢時,進行衰弱檢測,鄭阿姨意外發現她的慣用手處於較無力狀況,檢測值握力只有17.5公斤。

經過醫師開立運動處方,並由運動指導員教導運動課程後,鄭阿姨慣用手的握力檢測值已進步到23公斤的正常值。

常勞動的鄭阿姨原以為自己有足夠的握力,很慶幸在檢測中及早發現握力不足,她開心地說,會持續運動,希望能更有效地改善健康狀況。

加入運動指導 並定期追蹤

今年的長者健檢也加入衰弱檢測及運動介入服務,至9月初統計,衰弱評估檢測人數有1萬8155人,開立運動處方有2275人,近期也會開始為長者進行運動指導,並評估改善狀況。

林奇宏強調,去年新北衰弱長者經過運動處方介入後,成效不錯,他們會進一步追蹤這些長者是否持續運動,希望長輩繼續重視運動對健康帶來的效益。

坊間不少健康管理產業也在思考如何提高長者對運動的黏著度,例如有保險公司推出健康險,如果保戶平日多做一些對健康有益的運動(利用穿戴裝置量測數據),就可以減少保費,目前已有兩至三家保險公司推出這樣的保險商品。

「我們透過社區據點傳播動健康的內容,團體動力可以讓長者養成運動習慣,」社會局長張錦麗說,目前新北市有247個社區關懷據點、364個銀髮俱樂部,以往這些據點主要提供健康長者吃喝玩樂的活動,經過關懷據點的大力宣傳,今年上半年,就有超過六萬人次參與動健康活動。

不少新北市民也因親身體驗動起來的好處,自願擔任社區動健康的種子教師。

「剛開始做運動,膝蓋會有『逼逼啪啪』的聲音,現在都不會了,」種子老師張素珍以自身的經歷鼓勵其他銀髮族加入動一動行列。

另一位種子老師王麗琴也說,運動原則就是,做多少算多少,心情放輕鬆,面帶微笑,身心都會快樂。

無法到社區參加活動的長者,也可以在家做健康操。

13分鐘八招式 看影片也能做

新北市政府請來知名的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設計八招好記又簡單的老人家保本操,拍攝成13分鐘的短片,包括暖身動作「腳跟石頭腳尖布」,雙手做出握緊拳頭的「石頭」和放鬆的「布」的動作,腳跟與腳尖輪流踏地,讓四肢伸展放鬆。

其它招式還有「下盤要有力,左右弓箭雙擺臂」「筋骨要靈活,大字伸展轉陀螺」「平衡要穩定,金雞獨立合十敬」等。

新北市也首創其他縣市之先,開發動健康App,讓民眾自行下載,自主管理健康,App功能有生理量測、健康評估問卷、運動及飲食管理等。

今年又新增「運動及營養指引」功能,其中有運動影片教學,穿戴式手環數據連結,提供計步、睡眠、心率功能等功能,預計10月改版上線。

林奇宏說,動健康初期以老年人為推廣對象,盼逐步推廣至一般初老民眾和社區民眾,讓大家及早重視體能衰弱問題,並藉由向下扎根建立祖孫世代健康管理觀念,讓有活力的孫子們帶動或鼓勵爺爺奶奶一起運動。

運動即良藥(Exercise is medicine),想要老得健康,就要及早儲存健康本,全民一起動起來!

(圖/新北市社會局)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