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平均每隔五分鐘就有一人罹癌!其中,台灣肺癌死亡人數近三十年增長5.7倍,死亡率連續蟬聯十年之冠,且肺癌五年存活率不到兩成,為十大癌症中最低,到晚期更僅剩不到5%。南部癌症專科醫療資源較缺乏,義大醫療財團法人其中成立的「義大癌治療醫院」,著重肺癌治療,及老人癌症醫療,國際一流癌症醫學中心之一。
「跨團隊治療照護肺癌」全方位守護肺癌病患
台灣肺癌死亡人數近三十年增長5.7倍,死亡率連續蟬聯十年之冠,且肺癌五年存活率不到兩成,身為肺癌權威,黃明賢副院長認為肺癌治療在近十年變化甚鉅,新藥對基因突變引發的肺癌成效良好,標靶藥出現後,第四期肺癌患者有希望爭取到二至三年的餘命。
如何改善肺癌患者治療? 黃明賢副院長指出: 「積極關注國際新藥研發及醫療新訊,並全方位守護癌友,例如肺癌患者若有共病,除了胸腔科,還可能集合心臟內科、新陳代謝科、外科、老年醫學科醫師,並召集營養師和衛教師,組成跨部門照護團隊。」除了完備跨科別的治療,肺癌的治療已經進入精準醫療的年代,搭配病理科找出肺癌腫瘤的基因突變,對症下藥,也是改善病患治療的重點之一。在台灣,約有五成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就有 EGFR 基因突變,再使用完第一線EGFR 標靶藥物約一年後,將近五成的病患可能會產生T790m 抗藥基因突變,需要銜接下一線療法。在合適的時機,進行基因檢測,為每位肺癌病患打造個人化治療,是癌症醫學中心發展的重要目標。
根據「老人周全性評估」擬定評估
除了肺癌,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老人癌症患者激增,其治療方針有別於成人癌症,患者往往有一種以上的慢性病或器官功能衰退,包括骨質疏鬆、失智、免疫力等問題都不容輕忽,需要家人更多的支持。
義大癌治療醫院導入「老人周全性評估」,針對65歲以上癌友做全面考量:身體狀況能否經得起手術、適合採取何種開刀方式、與家人的關係、安養條件、經濟基礎等,必要時加做憂鬱量表,主動照會精神科予以協助。
啟動「安寧緩和醫療」讓身心安頓
當能做的都做了,因癌症被迫提早抵達人生終點,這時安寧團隊會加入,讓生命保有尊嚴與舒適,癌友可選擇居家安寧照護,或住院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安寧病房寬敞明亮,有專門的醫護人員、心理師、宗教志工共同服務,確保病人在最後階段身心安頓,也撫慰家屬共度剩餘時光,不留遺憾。
追求卓越醫療、積極抗癌,並尊重生命、貼心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