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洪醫師帶了半世紀的便當 | 健康遠見
飲食

洪醫師帶了半世紀的便當

【專家觀點】
洪醫師帶了半世紀的便當

電話響起問名醫如何養生

有一天診間電話響起,原來是過去熟識的採訪編輯,簡當寒暄後,原來我僥倖被選上幾位受訪「名醫養生飲食」的醫師,主管似乎對平時說教病人的繁忙「名醫」私密養生方法,特別有興趣。

老友要求看我養生實際怎麼吃?醫師的隱私,一直是媒體與民眾好奇的話題,企劃案似乎有滿足人類窺視慾望的樣子,但是主管希望「看到實際」,「未病」自古有明訓,忙碌照顧病患的醫師,如何貫徹醫食同源保養身體?

主管的訓示

『儘量不要太普通,或大家都知道』:主管要求採訪編輯寫出有新意的,這可讓我倆有一點壓力。這裡我心裡就涼了一半,也因為多數人一直拘泥於『特別』,而忽略了養生保健的基本原則,就是平時均衡營養,國內養生的平面資訊不可謂不多,具有綜藝節目張力的電視養生保健節目也不少,但是常看的民眾,在看病時,卻沒有比較健康,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我覺得每天的生活,每天吃的飲食內容為何?就是最容易造成身體正面保養,或負面有損的最大因素,我不會覺得有什麼「特別」的方法?我再三思考,最後堅持言之有物,絕不喧嘩媚俗。得到內人允許,決定讓老友來我家「窺視」我平常吃什麼?我內人如何準備便當?她帶攝影記者,專業相機伺候,煞有其事,拍了又拍。

只講真道理

我毫不猶豫,選擇我30年一貫走的路,我堅持真理,就是沒有醫師利益,只有千真萬確,成千上萬的『實證醫學』的道理,能夠被多國多醫學中心,做出公開透明的結果,我才講,這才是值得信賴的道理,醫師個人的意見是微不足道的。

於是我解釋均衡營養,新鮮,多樣,原味的觀念,並說明大家都太相信『特別的』飲食能養生,而忽略人類要靠多種食物組合才能活下去的真理,所以各國衛生部都對各種營養素,規定甚詳細,至均衡營養攝取各種新鮮自然多樣的食物,才能活得好,這是自然界的大道理,連動物園禽獸,與家裡寵物都一樣。

不知不覺與求好心切

接著我舉了幾種偏食有關疾病成因,與許多人得病後的治療飲食也太注重『治療』,而矯枉過正,例如本來大吃大喝,不知不覺得了糖尿病,還繼續大吃大喝,有一天突然在辦公室病倒了,發現有嚴重病發症,經過衛教,反而不吃不喝,造成急性低血糖,送急診,或慢性營養失調得常常在門診診斷。

我也呼籲幸福的人,多珍惜在家準備的便當的樸拙自然的美食的道理,並以我個人生涯至今帶50年便當為例,我也帶採訪者到我辦公室,看到我的便當從蒸飯機取出,雖然蔬菜經過二次加熱,已經泛黃,但是午餐我還吃得津津有味,而且留下便當與我正在吃飯照片。

我特別提醒老友,別當作養生餐的示範,因為每天都不一樣,沒有一天可以代表50年,我說這就是自然界的道理,就是老子說的『大象無形』,人們以為當下看到摸到吃到的就是養生餐,其實這只是因人因地因四季的一次觀察機會,看到真理的一幕,不是真理。

人類應該吃當地四季節氣推移的食物,不要加太多調味料,不要過多油炸,不要掩飾食材的自然老化,而加上藥物,不要偏重特別的食物,或補充品,多研究好吃做菜,無為自然地享受美食,感激做菜的人。

我自德國博士論文做營養研究,到日本與美國博士後,至今瀏覽多國文獻,已經逾30年,世上沒有特別神奇的養生餐,看看世界百歲人瑞各個民族都有,他們都吃不同食物,不要迷信標準答案的草本補品或營養品來養生,因為補充品到底還是補充品supplement。

落幕

過了午夜,我收到一封簡訊:洪醫師:主管覺得你的均衡飲食概念「很好」,但是其他「名醫」都列舉他們如何吃進補的草藥來養生,基於這次專題鎖定「特別的養生」內容,所以只好割捨了。

結論

吃補藥怎麼養生呢!?日本有漢方醫學蓬勃,德國的傳統醫學雄厚,我都參加過他們的醫學會,也沒有主張吃特別補品來養生啊,每天吃多樣健康食物來均衡,無為而無不為,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基本。

(本文作者為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瞭解更多人文醫師洪建德可至【web site】/【時空旅人的部落格】/【個人臉書】/【人文醫師臉書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