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內,可能出現不同類型在學習上有困難的情形,例如:文字書寫、文字辨識、語言理解、注意力等方面,造成原因可能還包括了感覺功能、動作控制、知覺處理方面的陷損,如手指肌力不足、動作控制不佳和運動感覺不佳等,都會影響書寫能力的表現;此外,有關聽知覺的區辨,就是會影響語言理解的因素之一。因為學習困難所影響的層面相當廣,常會伴隨其他的障礙或生活適應上的困難,如:注意力缺損、或是活動量過高,也可能因為在學校方面適應不良,出現如同情緒障礙、人際互動困難等。
學習困難的學生越來越多,最常出現的情形包括:「有聽沒有進」、「有看沒有懂」、「不用功」、「不專心」、注意力沒有辦法非常集中、早自修或上課常玩小東西、在課堂上發呆…等。這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學校可能發生的狀況為:學習效率低落、容易遺忘事情、物品、無法注意細節、對於別人的話語無法全程聆聽、容易受外界影響、無法安靜坐在座位、身體扭動、搖晃、多話、搶話、衝動、無法等待等,影響自己與其他同學學習的情形發生,亦常常造成學校老師與家長的困擾。
為了降低學習困難,增加有效學習與成長的關鍵為注意力的提升。而改善注意力進而提升學習效率,主要需在符合適當的年齡且理想發展出該有的「認知能力」。因為在孩童生理、心理的發展層面中,注意力是包涵在認知功能之中,智力發展、理解力、延續力、推理能力、創造力等,也是影響注意力表現的重要因素。
透過注意力的健全發展來提升學習效率的方法為:多元且均衡的刺激(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前庭-本體覺、味覺與嗅覺等)、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包括:有充足、品質良好的睡眠、固定的時間分配、理想的生活常規等)、增加穩定而成熟的情緒行為表現(包括:對事物良好的動機、有面對挫折的能力、能夠接受指導、糾正與建議等)。
為了要讓學習有效率,首先應了解可能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這個部分可以透過學校輔導老師或臨床專業的治療師來協助,針對可能的原因處理,才能事半功倍。此外,學校也能從以下幾個部分來營造一個正常愉快的學習環境,包括:討論或安排工作時,一次只下一個指令,一個指令一個動作,待完成後再下另一個指令;上課時,盡量讓桌上東西清空,以減少讓同學容易分心的刺激;自習課時,盡量安排單獨的學習角落讓同學學習,避免其他不必要的干擾。
此外,善用學校中的活動設備,如:攀爬設備(能增加動作協調能力、動作計畫能力、轉移性注意力等)、鞦韆設備(能訓練姿勢調整能力、動態注意力等)、跑跳設備(能增加肌力、肌耐力、體適能等)。
臨床上,職能治療師面對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評估後,針對有缺失的部份,可以運用感覺統合治療的技巧,來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以提升學習效率。
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對各種感覺刺激做有選擇性的吸收,再加以整理、組織,提供一個正確的訊息,同時大腦再針對這個訊息做出一個適當的反應。主要的基本感覺,包括:視覺、觸覺、聽覺、肌肉關節動覺和前庭感覺等。
而感覺統合治療基於以正常的發展過程為基礎,讓兒童重複體驗而以統合感覺輸入及促進適切反應,透過提供各種感覺刺激,以促進感覺輸入的處理過程和腦的統整功能,改善學習困難行為。
例如:利用圖像配對,圖形內容區辨,並配合學校教學中:國字的字型辨識,筆畫辨識等活動,若搭配用操作、遊戲、活動型式做介入,更可以引起學童動機,而達到訓練成果。此外透過環境改變的技巧:把桌面不必要的東西收走或是選擇個別性的學習角落等,利用減少的環境刺激來改善學生的學習。
善用學校的自然環境,再加上家長、老師與同學們等多方的協助,相信定能將學習的困難降到最低,一起在學校快樂的學習與成長。
(作者為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