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孩子,掌握一些祕訣,彼此會更「貼心」。
首先,蹲下來,和孩子一樣的「高度」,雙方有眼神的交會。每天的生活中,也可以安排擁抱的時機,例如早上,可以有「起床抱」和「上學抱」,放學回到家時,也可以有「回家抱」。趁著孩子還願意擁抱時,多抱一點,養成習慣。
提出兩種擁抱的方式,給讀者參考,加入創意,做點調整和變化,成為屬於你們親子間的專屬擁抱方法!
看電視或睡前的搖搖抱
讓孩子坐在爸爸或媽媽盤坐的腿上,爸媽雙手擁抱孩子,微微向右向左輕輕搖晃,可以一起唱歌,聊天,甚至是哄睡覺都很好呢!
(律動圖:搖搖抱)
遊戲時間的身體溜滑梯
當孩子大一點,大約三歲以上,身體的擁抱與接觸可加入變化。爸爸媽媽的背部可以變成溜滑梯,孩子用身體的正面或背面滑下來,好玩之餘,也練習孩子的身體的控制力與肌力。爸爸媽媽呢,也可以享受孩子幫你按摩的樂趣喔!
(律動圖:溜滑梯-正面)
(律動圖:溜滑梯-背面)
圖片提供:雲門教室/律動設計:司徒名軒老師/律動示範:戴君穎、梁容瑄
(本文作者為雲門教室研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