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味覺,讓身體更有感覺 | 健康遠見
人際

味覺,讓身體更有感覺

【專家觀點】
味覺,讓身體更有感覺

味覺從什麼時候開始?

研究顯示,懷孕的第20週,小寶貝已長出味蕾,他張開嘴巴,吞進羊水,再吐出來,開始練習吸吮與吞嚥。在這樣吞與吐的過程中,孩子的味蕾逐漸發展,嚐得出羊水中的味道,是酸、甜、苦還是辣了。出生之後,檢測鹹味的能力,大約在2到6個月大時養成。

而孩子的味覺及嗅覺,在6個月到1歲時最為靈敏,正是添加副食品的好時機。我們可以提供孩子清淡的口味,避免使用太多的調味,廣泛的嚐試食物原味,豐富味覺、嗅覺及口感的品嚐經驗,尊重食物,並帶孩子欣賞並享受各種食物的滋味。

味覺與「美感」和「品味」有所連結

味覺除了讓我們享受食物的滋味之外,在華人的歷史演化當中,味覺與美感似乎有一些關連。《說文解字》分析「美」,說「羊大為美」,日本的漢學家認為這個「美」字,是吃了羊肉時味覺上得到的一種感受,填飽肚子之外,也滿足了心靈,稱之為「美」。

而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法文當中的味覺(Goût),也有品味的意思。1990年代,因為一位美食作家的提倡,「味覺週」已行之有年的活動,從小培養孩子,品嚐及品味的能力。

味覺的藝術展現

味覺讓我們品嚐食物的滋味,飽足身體,滿足心靈或者回味兒時的記憶,建構生活中的美與品味。除此之外,味覺也能帶給藝術家許多靈感,同時帶給觀眾更多的身體的感受。台灣的莎妹劇團曾在2009年推出《王記食府》,讓觀眾邊看邊吃。出身台灣宜蘭,知名旅歐編舞家,林美虹,亦在2012年,編出《致命的美味》,加入實際食物及菜餚,談愛與背叛。

我們有一堂課,在課堂上給每個孩子一顆酸梅,請大家閉起眼睛嚐一嚐。「嗯,有點酸!」有的孩子皺起眉頭,「可是也有甜甜的味道啊!」另一個孩子笑開了,「鹹鹹的,酸梅有加鹽嗎?」孩子們開始紛紛發現酸梅中,隱藏的各種好滋味,有人還聞到淡淡的香氣,第一次知道,原來酸梅不只是「酸」啊!

接著,老師再問大家,可以試試看,用身體表現出酸梅的味道嗎?這個可能會卡住很多大人的問題,對孩子們來說,卻是再容易也不過的事!

有孩子立刻高高跳起,「好酸好酸好過癮!」另外一個孩子則是輕輕擺出一朵花的姿態,「酸酸甜甜好滋味,」這是孩子試著透過身體,所表達出來的感覺。有些孩子還創造了情境,「我是一棵被風吹著的梅子樹,」是啊,酸梅原來是長在樹上的青梅子呢!

在藝術教育的領域,身體的感覺是很重要的基礎,帶領孩子透過認識自己,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同時豐富自己的感受,接著,經過思考與練習,透過口語,或者身體舞動,繪畫,書寫等等方式表達出來。我想,這些創意與表達的能力,也許是孩子未來,最重要的資產與能力之一。

(本文作者為雲門教室研發長)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