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人生旅途,三五成群:化解社會的孤島現象 | 健康遠見
人際

人生旅途,三五成群:化解社會的孤島現象

【專家觀點】
人生旅途,三五成群:化解社會的孤島現象

(上圖僅為示意圖)

在門診的服務中,不時會發現處於「社會孤島」而心境困苦的人,因為日子很難過,所以來門診尋求協助。我覺得這是台灣社會不容忽視的一種現象。

下面是個典型的案例:一個60歲左右的婦女,苦喪著臉,說生命沒意思,家裡不愁吃穿,孩子長大,認真做事,覺得光榮。只是說著說著,就掉下眼淚,又說「覺得好孤單」、「好冷漠」。她的先生,生性內向,少有言語互動;她的女兒結了婚,已有小家庭;她的兒子認真投入工作,每天出出入入,就是不能說上幾句話。覺得有個家,但是很冷清。

個案一直處在一種「孤寂」的心境。向兒女提及這種感覺,期待兒女一點安慰,但兒女卻說現在的社會,每個人都忙自己的,要獨立些。向兒女說「想去看精神科門診」,兒女也只是匆匆地說「看精神科,就像看感冒一樣,是件普普通通的事」。就是「這股冷漠」。病人說著,就掉眼淚。

事實上,孤寂感不只傷「心」,也會傷「身」。研究資料(註1)顯示不論男性或女性,人的社會關係品質愈差者死亡率愈高。有社會孤離感的人,其死亡風險甚至比不運動和肥胖者更高。長期的孤寂狀態會導致心血管、免疫、神經系統的危害。因此,在社區流行病學的研究,就發現長期孤寂者有較短壽命,易受感染,易患心臟病與憂鬱症。

看似簡單的、常見的心理孤寂感,卻會連帶腦力之變化,也連帶身體健康、精神健康之困擾。為此,我一直呼籲,我們每個人,要在日常生活的人生旅途中,經營三五成群的精健家族,互相關懷,以免於生活中的孤寂感,避免社會孤島現象之發生。

台灣精神健康基金會(簡稱精健會)(www.brainlohas.org)就是在推廣這種想法的組織。鼓勵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中,除了骨肉親家族外,也要經營人生三五成群的精健家族,人人有這兩類家族,可以在苦辣澀鹹的人生歷鍊過程,有即時分享快樂與分擔困擾而可互相關懷的人。壓力過大、腦力不足時,不會潛入孤寂的心境世界,不致於因為長期的孤寂,引發心身症狀或不可預期的種種社會事件。

總之,在現代忙碌生活型態的社會,人際易於疏遠,甚至骨肉親家族也易於疏離。我強烈鼓勵,每個人要能在人生旅途中,積極經營一個屬於自己的三五成群精健家族,以保證現代生活的樂活狀態,這是現代生活的一個重要課題。

註1 Miller, Greg: Why loneliness is hazardous to your health. Science 331.6014 (2011): 138-140.

(作者為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