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浩劫生還,心理重建路遙遠 | 健康遠見
人際

浩劫生還,心理重建路遙遠

【專家觀點】
浩劫生還,心理重建路遙遠

近年來,我國天災人禍頻傳,造成極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每當看到電視新聞放送搶救實況與家屬悲傷的模樣,心中不免感到難過。雖然有些人大難不死,幸運逃過一劫,但如何擺脫陰霾,活出自我,儼然已成為往後人生中重要的課題。

時間是撫平傷痛的良藥嗎?答案是未必。臨床研究證實,對於親身經歷或目睹生離死別的災難倖存者來說,心靈所受的衝擊未獲妥善處理,恐引發嚴重的後遺症。若希望他們能揮別傷痛,重新再站起來,持續的心理復建工作便不容忽視。

一般來說,突如其來的變故,常造成當事人有急性壓力反應,例如失眠、心悸、胸悶、腹痛等,持續時間則端視個人過去經驗、性格、意外的影響程度等因素而定,數天至數月都有可能。

然而,約有1/3的個案會症狀惡化,甚至出現以下情事,衍生為創傷後壓力失調,進而罹患憂鬱症或物質濫用,通常眼見親人死亡或現場慘狀、因故導致傷殘(如截肢、毀容、眼盲等)、本身過去就有身心障礙或慢性病者、老人等皆為高危險群:

一、解離:感覺一切事物都不真實,生活就像作夢般,記憶出現許多空白。

二、再經驗:老做噩夢,常會想起痛苦、恐怖的災難過程,彷彿錄影帶倒敘重現。

三、情緒麻木:無法感受愛與親密,態度冷淡,對以往的喜好喪失興趣。

四、敏感多疑:過度警覺,容易心煩意亂,一點小事情便引發恐慌。

五、過度焦慮:為降低不適而有衝動意念或行為,生活機能癱瘓。

六、嚴重憂鬱:喪失自我價值,對未來悲觀,行事缺乏動機,有自殺死亡意念。

有鑑於此,為緩解創傷所帶來的影響,建議有類似經驗者可以這麼作:

一、與親友或專業人員(如心理師、社工師)談自己的遭遇,分享真摯感受,即使哭泣也沒關係,不要覺得羞恥或忌諱而壓抑,如此才有宣洩情緒的效果。

二、在善後的過程中,能夠尋求親友的幫忙,分擔事務,並撥空放鬆、休息,維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飲食,避免持續處於高壓狀態。

三、尋求宗教信仰的撫慰、寄託,例如誦經、祈禱、告解、收驚、拜拜等任何儀式化的行為或民俗療法,只要對心情具有安定的效果皆可利用。

四、嘗試以理性想法來取代消極、偏激的信念(如這都是天譴報應、我該死、都是我沒用等),透過認知改變以避免不穩定的情緒、行為變本加厲。

五、適時尋求醫囑的藥物治療,例如安眠藥、鎮定劑、抗焦慮劑等,多少都有緩和情緒的功效。

遭逢重大變故,當事人難免有錯綜複雜的情緒與心理反應,且直接破壞原有的生活秩序與功能。然而,從另一角度來看待,這或許是人格更加成熟與完整的轉機,且如何去適當解決哀慟的過程中,更是蘊藏著許多學習成長的機會。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原文刊載於《聯合報》健康版;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