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水上樂園發生粉塵爆炸,造成數百人的燒傷,除了第一時間現場的救人與滅火外,針對燒傷病人的身心復健,將是未來需要長期關切的議題。遭受因粉塵暴炸而燒傷的病人在初期除了身體要歷經急救、清創、植皮等手術帶來極大的痛楚外,在心理也會經歷事件後的否認、自責等。
在此時期應該以傾聽與支持病人,協助度過初期的心理衝擊。此外,大多數的燒傷病人在情況穩定後,還需要家屬、朋友和包括醫師、護理師和職能治療師等的醫療團隊協助,一起面對漫長的復健之路。
在燒傷病人急性住院期間,最主要的是以救活病人及維持生命跡象為主。但燒傷病人在病房做完外科相關處理後,從住院治療的第一天開始,就要建立燒傷病人對復健的正確觀念與態度,越早執行復健計畫,才能盡量保有肢體的功能及外觀。
因為原來的傷口會面臨疤痕的增生,若這個時候沒有做復健的話,常常會因為疤痕增生、攣縮、變形等,造成關節的攣縮與僵硬與身體功能的受限,造成關節活動角度越來越小,必會影響運動及日常生活功能的表現。職能治療師在此時的復健,需要以不影響其他治療的情況下,提供休息時之擺位,或製作副木以預防攣縮。
此外,職能治療師會視病人個別的狀況,鼓勵病人做主動的關節運動、協助被動的關節活動、早期下床行走以及獨立完成日常生活的活動等。在病人能接受的體力範圍內運動,不僅可達到真正的肌肉收縮,以避免進一步攣縮,更可建立病人對治療的信心。
在病人出院後面對長期的身心重建期間,除了要維持在住院期間的主動關節活動和被動關節活動外,還要穿戴副木,把受傷的肢體固定在功能性位置的姿勢,以達到避免攣縮的目的。而為了避免疤塊的持續增生,則需立即穿戴彈性衣等壓力治療物品,加壓在痊癒的傷口處,以抑制肥大疤塊的增生,降低關節的攣縮與身體功能的受限。
此外,因為燒燙傷的皮膚較脆弱,在穿戴壓力衣期間也須避免日曬,傷口的疤痕增生也會影響運動的功能與表現,故受傷後的體能恢復與運動訓練也須循序漸進,不宜太快增加運動的強度和時間,並使病人能維持最佳的體能狀況,以增強未來康復的能力。
燒傷事件的病人和家屬之心理調適,也是影響病人未來身心重建的關鍵因素。因為在發生的初期,病人的心理會經歷事件後的否認現實、生氣自責、消極沮喪等過程,在此時期的家屬應該以傾聽與支持病人,多一點關心與同理,陪伴並協助度過燒傷初期的心理衝擊階段。
此外,鼓勵病人盡早做復健,接受燒燙傷的事實與積極復健,伴隨著傾聽、安撫和接納,以病人所愛的人或所關心的事或物,來鼓勵他們求生的意志與復健的動機。為了讓病人能早日重回原來的生活,家屬也要避免過度的關愛,在可能的範圍內,還是讓病人自己完成日常的生活活動。
職能治療師對於燒傷病人身心復健的協助,除了可提供副木和壓力治療的專業的評估和建議外,更可以提供病人未來在重回職場的準備與訓練,提供輔具與職務再設計,以期待病人盡早重回原來正常生活與角色為目標。
(作者為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