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翻閱報紙或收看電視新聞,毒品相關案件可說層出不窮,儼然已是社會常態。值得關注的是,吸毒人口似乎有年輕化的趨勢,許多青年學子因一時好奇,貿然嘗試,甚至貪圖利益而參與運輸、販賣,向下沉淪的現象,著實令人擔憂。
在各類毒品中,又以俗稱「K仔」的愷他命最受到歡迎。衛福部發佈的資料指出,愷他命已經連續5年成為我國查獲毒品數量排行的榜首。而最新的「103年藥物濫用監測分析」也顯示,青少年犯罪以吸食愷他命最多,大約佔七成七。
探究愷他命的濫用為何會變得如此嚴重,綜觀各面向的因素,可能如下:
一、鄰近產地:根據法務部調查局的統計顯示,我國的愷他命有八成是來自中國大陸,不法份子透過漁船走私、貨櫃夾帶或包裹郵寄等方式輸入。因鄰近中國大陸而飽受愷他命危害的地區不只有我國,以香港為例,氾濫的程度更被國際媒體戲稱為「愷他命之都」,為此港府還於部分離島建立專責的戒毒所。
二、價錢便宜:以目前黑市交易的金額來看,海洛因每公克要價約6000元,安非他命為1500至2000元,神仙水每瓶約600至800元,而搖頭丸一顆也要400至500元。反觀愷他命,每公克僅需300至400元,而這樣的量就能捲成8至10支K菸,透過平均分攤的方式,學生幾乎都消費得起,較無經濟上的壓力。
三、取得容易:坊間的夜店、KTV、舞廳、網咖、撞球間、釣蝦場等娛樂場所不乏有藥頭私下兜售,往往先送試用品,若滿意再洽購。另外,也有不肖人士於社交網站進行交易,並宅配送貨到家。而有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宮廟也藉免費提供愷他命來吸收中輟少年,進而利用從事暴力討債、詐欺或販毒等勾當。
四、使用方便:藥頭販售的愷他命大多以夾鏈袋包裝,取得後僅需以卡片(如捷運卡、信用卡)將結晶磨碎(註:該過程俗稱炒K),便可藉由吸管、紙捲由鼻腔直接吸入,或者摻入香菸內點燃吸食。相較於海洛因需加水稀釋後再利用針具吸取注入血管,安非他命要用火烤玻璃球吸食煙霧,明顯簡單許多。
五、罰則輕微:近年來針對愷他命的濫用雖有進行修法,但提高刑罰的只有製造、運輸與販賣等犯行,從原來的5年以上提高為7年以上徒刑。至於吸食的部分,僅處新台幣1萬以上,5萬以下罰鍰,並限期接受4至8小時的毒品危害講習。而未成年人多裁定訓誡、假日輔導或勞動服務,難以發揮嚇阻功效。
六、觀念錯誤:在藥頭的刻意誤導下,隨著以訛傳訛,不少人對愷他命掉以輕心,錯認使用該藥物不會成癮、只有拉K(註:從鼻腔吸食)才會成癮,抽K菸不會成癮、即使成癮也很容易戒除、抽K菸並不違法等。其實無論用任何方式吸食愷他命,不僅依法需追究責任,且可能會衍生心理依賴的問題。
正所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愷他命是常見的醫療用麻醉藥物,止痛效果佳,近年來還有藥廠開發為強力的抗憂鬱劑。但若隨意濫用,長期下來恐造成心智功能衰退(註:最普遍為記憶力變差)、類思覺失調症、藥物成癮、劇烈腹痛、泌尿系統病變、呼吸及心臟機能受損、肝硬化等,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甚大。
有鑑於此,要杜絕愷他命濫用在青少年族群中蔓延,落實三級預防便很重要:
◎一級預防:讓健康者更健康,降低發生率。於校園實施相關衛教,說明接觸後涉及的刑責,並藉由角色扮演等活動,教導如何拒絕誘惑。透過刊登廣告、播放影片或藝術表演等方式於社區中積極宣導,強化民眾反毒的信念。
◎二級預防:早期發現,早期介入,降低流行率。仿效自殺防治守門員的理念,讓學生、老師、家長,甚至一般民眾懂得辨識吸食愷他命者的特徵,一旦發現,應立即通報與轉介進行處理。另外,針對吸食者需加強個別與團體心理輔導,可從復發預防的角度切入。
◎三級預防:保持穩定,避免情況惡化或慢性化。對於曾吸食者應持續追蹤,定期輔導,並與家長保持連絡,掌握生活狀況。若孩子欲罷不能,似乎有愷他命成癮的跡象,需儘快安排至精神醫療院所接受評估與治療。
只要大家能一起努力,加上檢警調的通力合作,持續打擊販毒上游端,並結合現行法令的修改,相信這場對抗K毒肆虐的戰爭,終能逆轉獲勝。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