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燜熱的下午天,之前的病患帶著他的丈母娘黃奶奶來找我,黃奶奶年約70多歲,健康狀況還算不錯,只是一臉倦容,且彎著腰由一群家屬攙扶著緩慢走來(所謂一群家屬—包括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孫子孫女,浩浩蕩蕩、小心翼翼,說是軍容壯盛實不為過),還有點跛腳、拖著身體一手扶著左腰。
黃奶奶一臉疲憊,並略帶著無奈的樣子,我猜想可能忍著很大的不舒服,這下可要面對不知的疑難雜症了。
果不其然,黃奶奶訴說身體左半邊從肋骨到腰部,一直以來就偶爾會一陣、一陣的隱隱疼痛,本來不以為意,大約在兩週前急遽疼痛,痛得令人受不了,緊急到醫院掛急診。感覺像是肌肉痠痛,也像是神經刺痛,醫生留下她住院,做了抽血、電腦斷層掃描、超音波檢查,卻找不到確切問題。
後來判斷應該是「帶狀皰疹」,也就是俗稱的「皮蛇」。這種病症出現在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時,潛伏在神經節裡的病毒會開始侵犯神經,引起神經發炎。但奇怪的是,如果是「帶狀皰疹」應該會出現紅疹和水泡卻沒有,只有非常劇烈疼痛不見改善,而醫生解釋是病毒被壓抑住了。
黃奶奶住院兩週,病情依然模糊、也不見絲毫改善,加上院方誤會家屬照料、關心不夠的情況下,奶奶決定出院聽取家人建議,特地從台北到竹東來找我就診。
花了幾乎1小時詳細聊解病況的來龍去脈後,我靈光一閃,突然問黃奶奶是不是感覺疼痛被悶住骨頭和肌肉裡,渾身不對禁、痛到想哭,而且疼痛非常激烈,甚至讓人感到絕望。她相當驚訝我這麼清楚,回答說,真的是有地洞就會往裡鑽,有樓就會往下跳的無助感,到此我心裡就踏實多了(說實在的,再大隊人馬的陣仗下,又加上家屬們遠地而來的殷切期望下,還是有些壓力的)。
其實問題所在就是「肌腱炎」,因為奶奶和我20年前電腦手引發的問題一樣,肌肉不正確使用,造成肩胛骨下的肌腱和深層肌肉發炎,並且影響周遭的肌肉,疼痛感向下蔓延致整個左半邊上半身,我再補充一句話說:最近您自己下不了床,是移到床邊滾下床的吧(說出我自身的經驗)只見黃奶奶點頭如搗蒜一直稱是,連說,醫師你怎摸會知道呢?家人不在旁邊時,確實是如此。
確定診斷後就比較好治療啦!我先讓她吃藥、打針解決發炎問題,使用肌肉鬆弛劑放鬆硬化肌肉。果真,1週後改善許多,接著再教奶奶做相對應的「毛巾操」,以物理治療的方式復健並且增強肌肉力量。1個月內,病痛就解決了。
肌腱發炎的造成原因,不外乎就是姿勢不正確、缺乏運動、長時間久坐,這些微小的生活習慣不正確,日積月累下帶給肌肉的傷害卻是相當嚴重。20年前我因為使用電腦姿勢不正確出現和黃奶奶相同症狀,那時我休息了3天3夜都在打點滴,事隔這個久回想起那分劇痛還是感到害怕。
所以,我不只是以醫生的身份,更以過往病患的經驗告訴大家,一定要多活動筋骨、做伸展、姿勢要正確,肌肉痠痛並不只是運動員們的專利,其實缺少運動的人,更容易因為一些不當的小動作,而受傷。
因為我們的身體就像流動的水流,停止不動便會淤積,病症當然會找上門。也因此,我極力推廣簡單、方便好做的「毛巾操」,希望大家常保健康、活力的好身體。
(作者為呂紹達內科醫學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