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重視形象、得失心重,小心「鴨鴨症候群」上身 | 健康遠見
人際

重視形象、得失心重,小心「鴨鴨症候群」上身

【專家觀點】
重視形象、得失心重,小心「鴨鴨症候群」上身

不久前,某科技大廠驚傳高階主管自殺身亡的消息。由於事發突然,讓業界許多認識他的人感到訝異,畢竟當事者年輕有為,平時看似穩重,處事幹練,頗受到老闆器重,且家庭幸福美滿,可說是典型的人生勝利組。然而,為何在事業處於顛峰時選擇結束生命?或許在成功的外表下,其有不為人知的痛苦。

大家還記得「黃色小鴨」嗎?當初這隻國際知名的鴨子在高雄光榮碼頭展覽時,每天都吸引了許多民眾前來朝聖,爭相合影留念,人氣可說「頂呱呱」,而我也是忠實的粉絲。

原先以為「黃色小鴨」只是個漂浮在水面的大氣球,但上網查詢後才知道,其狀似優雅,身軀以下可是忙得很。原來它的底部暗藏兩部鼓風機,全天候不停運轉,持續打氣入內,藉以維持小鴨飽滿、可愛的造型,由外頭根本看不出來。

這不禁讓我想起國外流行的一個專有名詞「鴨鴨症候群(Duck Syndrome)」,這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所提出,意指鴨子划行時從容不迫,但雙腳則拚命打水,形容有些人表裡不一,在外泰若自然,一派悠閒、淡定,背後卻壓力沉重,苦不堪言。

●  根據觀察,「鴨鴨症候群」大致有以下特質: 

1.  重視形象:

本身好面子,相當在意外界眼光,喜歡獲得認同或讚賞。

2.  好勝心強:

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優秀,什麼都想要贏,最怕被看扁或瞧不起。

3.  得失心重:

不容許犯錯,無法接受失敗,行事總是戰戰兢兢。

4.  完美主義:

設定的標準太高,對細節過於「龜毛」,老是雞蛋裡挑骨頭。

5.  隱藏真情:

有事就悶在心裡,依然強顏歡笑,故作鎮靜,不願向外討救兵。

這類個案由於愛逞強,思考缺乏彈性,常鑽牛角尖,加上報喜不報憂,其實活得很辛苦。研究發現,長期下來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物質成癮、睡眠障礙等疾患風險高。

而一旦傳出輕生時,周遭親友普遍感到訝異,畢竟當事者平時表現樂觀、積極,言行並無異狀,突然以極端方式結束生命,令人難以置信。

●  如果有「鴨鴨症候群」的傾向,專家的建議是: 

1.  認清事實:

目標不切實際,超出個人能力所及,只會帶來煩惱。唯有知足惜福,懂得適可而止才能獲得快樂。

2.  善待自己:

凡事別太執著,以免作繭自縛。去除「我必須…」、「我應該…」、「我一定要…」等非理性的內在語言,培養以幽默的態度看待事情。

3.  開誠布公:

卸除偽裝,主動分享感受或想法。放下無謂的堅持,嘗試去相信別人,廣泛結交良師益友,遭遇問題時便有可諮詢、討論的對象。

4.  放慢腳步:

求好心切容易顧此失彼,忽略生活中其他美好的事物。處事不急功躁進,學習去享受過程,細細品味內涵,而非只看最終結果。

5.  求助專業:

早期察覺,早期介入,避免積重難返。努力想要改變,但效果有限,本身也感到困擾,不妨接受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的治療,緩解不適。

現今社會競爭激烈,許多人為得到肯定或重視,盲目追求完美,陷入「鴨鴨症候群」中而不自知。就算課業或事業因此達到成功,往往也犧牲身心健康,甚至家庭幸福,故不可不慎乎。

(圖片來源:flickr Ryan_M651

(本文作者為法務部矯正署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原文刊載於《聯合報》健康版;本文獲作者授權刊載)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