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德國祖父,一位退休的大學報人。)
台灣除了醫師證照與醫療體系還有一點點歷史外,可以與國際上較量。其它技師的證照還剛起步,看到國際科技大國,就知道我們20年前廢掉技職教育,到底為何嚴重?將來會如何?
我的兩位德國病人年近不惑,就擔任台灣五星級大飯店總經理,我曾經好奇問他們的學位,居然都是高職畢業,旅店技師執照。
回想1973年我醫學系大一,父親當年服務的水泥公司買了德國的全套設備,來了20多名安裝「技術工程師」,我嚮導他們購物與生活必需,發現全部都是高職畢業技師;近年我一位德藉病人,他也是高職技師的航運專業人員,年薪兩倍於台灣醫師平均以上,從新加坡而越南,最後隨著老婆回台,到某航運公司應徵,公司告訴他,台灣請不了他,因為薪資才1/10強,他大嘆奇怪!
在外頭台灣人看來很有錢,為何專業人士薪資這麼低?於是乾脆在家休息,蟄伏2年後,他太太不同意還未50歲就退休,我也鼓勵他繼續找工作,去年他又在越南找到一家德國船務公司,給他高於以前的薪資與福利,然後他每3個月,坐商務艙回來看我門診。
因為他與老婆在越南最大的生活不便就是就醫,越南醫師要求很高「咖啡錢」,但又醫不了他的糖尿病,他到過診察費400美金的外籍歐美醫師那裡,不只沒有得到以前我治療時的糖化血紅素,甚至於連醫師專業都受到他質疑,於是他們回來台灣看病,台灣能提供德國專科以上的醫療品質,不消數月,還可以減掉全數口服藥,也能跟他說德語話家常,卻只要越南1/60以下的診察費!
這就是台灣這幾年經濟下滑的原因,以低於國際價格以下一位數的薪資,來待遇已經國際化多年的專業,當然造成醫療崩盤。這也是國際貿易上,台灣與世界不同的地方,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公共衛生學院,醫管系的第一節課,就是「沒有盈餘,就沒有慈善事業」 (No margin, No mercy)。
自古以來萬般皆下唯有讀書高,這種封建餘毒還深深烙印在許多人腦內,所以一直輕視人文,鄙視勞動,所以醫療水準與倫理每天掛在口中,病人也無厘頭,臭罵第一線醫護沒有醫德,這是我在先進的美國,德國,日本所沒有見過的,亂罵會被告,科技知識自然不能發達。
唯有尊崇醫師為人文家的科技人,接受古代希臘以來,對於醫學人發展的重視,給予國際上適度的地位與報酬,科技人員是勞動神聖下,經濟成果的締造者,需要科技人才,才有頂尖創新的產品。
(本文作者為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