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世界每三位50歲以上婦女中,即有一位可能會罹患骨質疏鬆症,這些骨鬆病患常會發生脊椎、髖部、腕部和肩部骨折,其中又以髖部骨折的併發症最嚴重,甚至會引起死亡;近30年中亞洲的骨鬆性髖部骨折增高2~3倍,預估2050年亞洲的髖部骨折病患數將佔全球一半以上,相當引人注意。
但是您知道嗎,研究結果指出,憂鬱症與骨鬆症髖部骨折之間息息相關,可互為因果。簡述相關研究結論如下:
1. 發生骨折的病患較常發生憂鬱症,反之罹患憂鬱症的停經後婦女較常發生骨鬆骨折,研究顯示,憂鬱症的停經後婦女發生胸腰椎壓迫性骨折的風險,約比無憂鬱症的對照組高出40%,且生活品質評分顯著降低,疼痛指數也較高。
2. 美國學者分析髖部骨折年老婦女的血清炎性細胞動力素與抑鬱症狀的關係,結果證實炎性物質含量較多者,其憂鬱症狀較嚴重。可見髖部骨折後,血清炎性細胞動力素可能與抑鬱症狀的疾病生理學有關。
3. 荷蘭學者報告年老婦女發生低能量骨折後,若早期出現抑鬱症狀,其未來發生跌倒的風險為無憂鬱症者的4.13倍,但骨折時具有共存疾病者,未來發生跌倒的風險則只為2.25倍;可見骨鬆髖部骨折婦女出現抑鬱症狀,應注意防範跌倒風險。
4. 老年人常會發生髖部骨折,同時可能會引發憂鬱症;更嚴重的是,年老之後,同時承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時,常會免疫系統的功能會減退。
2013年英國有一研究證實,髖部骨折後的憂鬱症發作症狀也會合併嗜中性白血球的功能減退,該研究共探討101位髖部骨折病患,男性20位,女性81位,對照組為43位健康而年紀相當的老年人(男性15位,女性28位),發生憂鬱症的髖部骨折病患,不但出現白血球的功能減退,且血清中的發炎性細胞動力素含量高於對照組,這些都會增高感染風險,讓病患的病情雪上加霜。
此外,2015年來自英國的研究顯示,在發生髖部骨折之後,出現憂鬱症的症狀時,也證實確實會合併出現具調節功能的T淋巴球和B淋巴球的受抑制的情形,進而損壞年老病患的健康。結果證實在髖部骨折後6週時,免疫功能減退會合併憂鬱症的發作。
5. 研究發現,發生髖部骨折後期出現憂鬱症者,其運動功能復原情形較差,而死亡率會增高;此外,在因骨折而住院的早期,即已出現憂鬱症症狀者,也會在出院時出現運動功能和自立功能較差的情形,而年老女性也是另外的風險因子。
因此針對年老的骨鬆髖部骨折病患,應在住院早期即評估憂鬱症,並及早治療,以改善預後。
(作者為臺大醫院腫瘤及脊椎骨科主任、臺大醫學院骨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