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臺灣老年人口比率為10.6%,超過「高齡化國家」7%的門檻;2014年為11.6%,預估2021年達16.5%,超過「高齡國家」14%的門檻;2025年將達20%,「超英趕美」將踏入「超高齡國家」21%的門檻;2050年更將上升到43.6%,成為「老年國」。
歐美國家從「高齡化國家」至「高齡國家」費時50到100年,臺灣只花了24年,人口老化速度相當迅速。
全民健保實施至今20年,曾參與催生健保制度的前衛生署楊志良卻說:「不要說未來20年,健保要再撐過10年都很難!」原因在哪裡?台灣人口結構走向老化,所需要的醫療資源必然大幅增加,是主因之一。
您有想過嗎?與其把資源投入在醫療費用的無底洞中,倒不如把預算花在積極預防,趁早為自己打造「年輕化」的體質。這個健康概念很重要,就好像你如果銀行存款多,就不擔心退休生活可能產生的花費,可以安心享受銀髮生活。
如何知道你有無老化呢?請注意以下老化徵象:
● 皮膚系統:萎縮(皺紋)、皮下脂肪減少、傷口癒合變慢、黑色素減少
● 心血管系統:運動耐力降低、體力變差、心臟輸出血量減少、血管硬化(高血壓)
● 呼吸系統:肺活量減少、活動量減少、肺纖維化
● 肌肉骨骼系統: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容易發生骨折
● 腸胃系統:牙齒脫落、牙齦萎縮、胃酸分泌減少(導致維生素B12吸收不足)、腸道吸收面積減少、腸道壞菌增加
● 肝臟系統:代謝變差,導致毒素累積、容易疲累、服藥副作用增加
● 內分泌系統:內臟脂肪堆積(肥胖)、胰島細胞萎縮、胰島素阻抗、血糖增高
● 腎臟系統:腎功能變差、血液酸鹼值容易失衡
● 免疫系統:殺手細胞減少、淋巴球增生能力下降、免疫力下降
● 性腺系統:功能下降,出現女性更年期症候群(熱潮紅、盜汗、心悸、失眠、焦慮…)、男性更年期(活力下降、動機缺乏、倦怠、憂鬱、性功能障礙…)
● 神經系統:睡眠障礙、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耳鳴、暈眩、走路不穩、嗅覺及味覺衰退、聽力減退
● 精神系統:對失落敏感、思考與行為僵化、自尊受損、自憐增加、死亡恐懼
老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這是頂尖科學家最感興趣的研究題目,他們提出「發炎老化」(inflammaging)的機轉來解釋,字義就是「發炎」(inflammation)加上「老化」(aging),隨著促發炎因子的增加,影響了內分泌系統,用來調節免疫的可體松和DHEA-S都減少了。
很重要的一個發現是,某些促發炎因子(TNF-α, IL-6, IL-1β ,CRP)的增加,和銀髮族的高罹病率、死亡率是緊密關連的!研究發現疾病和身體發炎狀態息息相關,最具代表性者如下:
● 心、腦血管疾病: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腦中風
● 神經退化疾病:阿茲海默失智症
● 代謝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老年虛弱
這些促發炎因子更會導致細胞核中的「端粒長度」(Telomere length ,TL)縮短。在慢性發炎疾病(如肝、腎、肺等部位)者身上,「端粒長度」短了許多。「端粒長度」由端粒脢(telomerase)維持其長度,是目前科學界預測老化的最重要指標。
所以,你知道「抗衰老」的秘訣了嗎?透過專業醫師,精確檢測、並積極改善你的發炎狀態。你的「年齡」可以增加,但「生理年齡」要維持年輕,並且把長壽當成目標。
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就是做自律神經檢測。自律神經功能可以相當成度反應出身體的發炎狀態。因此,檢測自律神經年齡,是瞭解生理老化的重要指標;改善自律神經功能,有助於延緩老化。
我看過許多40歲的上班族,自律神經年齡檢測出來超過80歲;也看過80歲的銀髮族,自律神經年齡是40歲。自律神經功能從20歲以後,就會逐年下降,如果下降得比你同年紀的人還快,就是「老化」;如果下降比他們還慢,就是「年輕化」。
我希望你屬於後者。
(本文作者為西雅圖自然診所院長;原文刊載於《張立人的祕密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