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Flickr fantasyhealthball)
史考特常聽人說運動完不可以立刻進食,因為此時身體特別容易吸收熱量,吃下肚的食物把剛消耗的熱量抵銷掉,就前功盡棄了。所以運動完要努力撐住不能吃東西...
事實上,運動完逼迫自己忍受飢餓是一件非常沒有道理的事情,甚至可能會影響您往後的運動效果!為什麼這麼說呢?來看看今天的文獻分享:
(參考文獻: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2013, 10:5)
運動後進食能補充肝醣
如果今天您開車出去兜了一大圈,回來時發現油箱見底了,這時應該做甚麼事情?當然是開到加油站去補充燃料啦!(史考特沒有把各位讀者當白痴,請不要翻白眼)
同樣的,長時間的耐力運動或是短暫的爆發、力量訓練都能顯著地耗損肌肉中的燃料:肝醣。而您的身體與汽車一樣,都需要補充燃料(而且是高品質的燃料)來維持良好性能。
僅三組的二頭肌訓練,即可消耗肌肉中24%的肝醣存量,不難想像高組數的重量訓練,或是中高強度的耐力訓練都會顯著地耗損肌肉中的肝醣。而運動完的數小時內正是補充肝醣的最佳時機!
運動後肌肉細胞會敞開大門(GLUT4通道)歡迎葡萄糖進入,同時啟動合成肝醣的生化反應。不意外的,研究也證實運動後立即補充碳水化合物能加速肌肉中肝醣的合成。
運動完吸收特別好這句話的確沒錯,但是養分是被吸收到理想的地方(肌肉細胞),而不是通通變成脂肪堆積起來。
阻止肌肉分解
研究發現,空腹運動後的三小時左右,肌肉中的蛋白質會加速流失,這很有可能是因為運動使肌肉細胞承受微小的創傷所造成。如果蛋白質的流失持續大於補充的速度,結果就是肌肉愈練愈小,身體愈練愈弱。
還好,運動後進食能刺激胰島素分泌,提升血液中氨基酸濃度,而這兩者都被發現能減緩肌肉蛋白質分解的速度。
不想愈練愈弱嗎?運動後進食或許是個好方法。
增進肌肉蛋白質合成
運動使肌肉承受微小損傷,雖然會造成蛋白質流失,但同時也會刺激身體加強修補受傷的組織。這個重複損傷、修補、加強的循環,正是身體能愈練愈強壯的原因。
而盡管目前的證據尚有爭議,部分研究顯示運動完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餐點或補充品,能加速肌肉蛋白質合成達三倍之多。
在一個12週的研究中,學者也發現運動後立刻補充營養品,更能刺激大腿肌肉的體積與力量成長。對照組在運動後的兩小時攝取同樣的營養品,效果則大打折扣。
結語
史考特為各位讀者總結一下今天文獻分享結論,並且提供一些實用的小建議:
• 運動後進食有助於補充肌肉細胞中耗損的肝醣。
• 運動後進食不但可以減緩肌肉蛋白流失速度,如果您吃的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更可以促進肌肉的再修復,讓您愈練愈強!
• 由於消化吸收需要三至四個小時的時間,運動前進食也能保持血液中的養分充足,而達到保護肌肉,補充能量的效果(適量即可,如果吃得太飽反而會妨礙到您的訓練!)
• 如果您的目標是體能、力量,那麼訓練前後建議各補充20-40克的蛋白質,與至少20-40克的碳水化合物(實際情形應隨體重、運動強度做調整,耐力型選手可考慮補充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想減重的朋友則可以考慮降低碳水化合物的量)
• 「吃什麼」遠比「什麼時候吃」重要。三餐都吃速食的朋友,即使有完美的運動後營養補充也是枉然。
建議各位朋友,運動完不用怕吃東西會吸收太好。相反地,此時正是修補身體組織的最佳時機,您可不能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一分鐘健身教室關心您:D
專欄介紹:
史考特醫師,本名王思恆。從醫學院時代就深深著迷於健身運動,有感於坊間健身、減重觀念充斥太多的迷思,著手撰寫網誌「一分鐘健身教室」。將生硬的科學文獻化為簡單明瞭的內容,讓讀者輕鬆獲得健康、減重、運動新知。
更多文章請至【史考特醫生的部落格】/【史考特醫生的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