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從病人觀點出發,人文醫學不可少 | 健康遠見
疾病

從病人觀點出發,人文醫學不可少

【專家觀點】
從病人觀點出發,人文醫學不可少

記得剛當住院醫師時,準備留德的可能性,熱衷於與會說德語的人交談,以便於增加練習德語的機會。有一次,在德國文化中心認識一位德國大學報雜誌的退休發行人,自稱我德國祖父,他說了一個德國老笑話:以前的醫師非常的權威,常對病人說「不能吸煙、不能喝酒、不能這樣、不能那樣......等」,他說那年代的病人看醫生是要肅立致敬的,他在1930年代,就曾經到中國留學,可見比民國元年還高齡。

從病人觀點出發,人文醫學不可少_img_1

1983年5月初,我與德國爺爺一起攝於邁因茲大學校園。(圖片來源:洪建德)

他說有一次,一個病人對醫生非常直接的說:醫生!你叫我不要抽煙,不要喝酒,可是你自己看病時還抽煙,並對我吐二手煙。醫生回答:喔!我只是個路標,我從不走到路的那一端,我只是指示別人往那條正確的路走而已。這個雖不是頂好笑的笑話,卻可反應上個世紀,醫師生活的面貌,與醫病關係。

有一年來我科裡實習營養系的幾位學生,也有同樣的想法,他們認為海產類都是普林很高的食物,於是禁掉所有的海產類,甚至也禁掉了海帶,實在是禁得沒有東西可以吃。其實低普林飲食,以均衡飲養的原則來執行,吃3兩海產,不只補足了蛋白質需要,也不會對高尿酸造成影響。

可是當他們設計菜單時,居然又加入了高湯。新鮮的海產、海帶不吃,反而加入了高湯,結果營養反而較少,普林較多,問題會更嚴重。似乎只唸了一些禁忌,而沒有去細看真實的數據。

筆者當年在指導年輕醫師時,認為醫生要給病人簡單、明確、有信心的方向指示,而病人自己的健康、命運是由他自己決定的,不能以命令的語氣、強迫的方法、上對下的方式來告訴病人,而應曉之與義,讓他明白其中的道理,自己決定自己的病況,唯有如此,病人的行為療法才有可能改變過來,從不好的生活習慣改為好的生活習慣。

1985年我引進這方法回國,常常在我的病人中可看到成功的例子,比如讓病人回家之後,自己驗血糖,且讓他們知道血糖飯前在80~110mg/dl,飯後1小時內160mg/dl,飯後2小時內140mg/dl是安全,當他有吃藥,有運動,驗血糖也正常時,有正面的回饋他會很高興;若他忘記吃藥、或故意不吃藥、不運動、大吃大喝,一旦血糖上升,馬上會得到真實的教訓,立刻就會改正,即使他毫不改變,任何人也無法救他,但這種人畢竟是少數。

又有一次護理長要求說:可否請洪醫師告訴這位原住民病人,請他不要再吃檳榔了。筆者個人覺得,病人已經夠可憐了,限制已經夠多了,還要限制他不要吃檳榔,不是又落入古時醫師的權威當中,病人只在你的面前說是,背後仍然我行我素。

因此,醫生除了要給病人簡單、扼要的說明之外,儘量減少禁忌。自己也應以身作則,少喝酒、多運動、不能大吃大喝、吃健康的食物,及不要在病人面前或背後抽煙。

現在我回國30年了,過去地下電台賣藥情形有些改善,國民教育水準提高了。但是另一問題卻衍生出來,人們看網路,不正確的消息為骨架,造成現在醫師治療的困難增加了,不容易在短時間一傅眾咻,改變病人的盲點,或忙架構。可惜部分病人也失去了治療的效果與先機。

(本文作者為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瞭解更多人文醫師洪建德可至【web site】/【時空旅人的部落格】/【個人臉書】/【人文醫師臉書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