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醫病合作擊癌,更要攜手保留圓滿未來 | 健康遠見
抗癌

醫病合作擊癌,更要攜手保留圓滿未來

【專家觀點】
醫病合作擊癌,更要攜手保留圓滿未來

住院的第一天,我就告訴醫生:「能不能生小孩跟我的生命一樣重要!」~小如,31歲

我已有一歲多的女兒了,如果沒有生病的情形下,我與先生計畫想生兩個寶貝!就在聽完醫師解釋淋巴癌病情後,我抱著先生大哭,竟然不是哭「我得了癌症!」而是「不孕!」~家瑜,32歲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2年癌症登記報告,初次診斷為癌症的人當中,約有12%(11,649人)年齡小於45歲,換句話說,每8位新診斷的癌症病人,就有1位是處於育齡階段。隨著剋治癌症的新武器突飛猛進,大幅提升了癌症存活率。

在台灣,癌症五年存活率六年間成長14%,到了2012年,每100位癌症病人,有54人罹癌五年後,還能和親愛的家人朋友共同生活。對這群年輕的癌症病人來說,當癌症的威脅減弱,其他需求可能陸續浮現,其中愛人與被愛、成家立業、養兒育女變成重要的生命課題。

年輕癌症病人更深層的生命需求─ 孕育下一代

癌症希望基金會在服務中曾遇到一位淋巴癌病人佑健(化名),在經歷癌症復發到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後,終於邁向康復的道路,人生也邁入三十而立。偶然機會與基金會社工師提到人生規劃,進一步聊到治療前知不知道治療會影響生育能力,他非常驚訝地說:「治療會造成不孕嗎?醫師從來沒跟我提過!」「我以為年輕生育能力就會恢復。」

在國外,癌症病人生育議題已逐漸得到重視,也有許多探討癌症病人生育的研究,包括生育保存的方式、癌症病人選擇生育保存的影響因子、生育能力對癌症存活者的社會、心理影響等,在2006年更出現了「癌症生殖醫學(Oncofertility)」跨領域的新學科出現。

癌症希望基金會關注到育齡癌友生育議題,而在台灣仍沒有相關提醒育齡癌友不孕的研究數據,於是在2013年基金會開始研究台灣年輕癌友生育保存的現況,更在2014年針對醫師、癌症病人進行訪談,了解臨床的現況,醫師、病人間談與不談生育保存的原因。

從癌症希望基金會訪談發現,醫師因病人預後不好,或病情需要立即治療的病人,會先以治療做考量。血液腫瘤科的醫師就明白指出,白血病的患者,沒有時間想那麼多,會建議先活命。有些醫師則是因病人年紀大且有小孩,就沒有特別在跟病人提生育保存。

也有醫師坦言,會告知治療對生育有影響,但是缺少不同專科團隊間的溝通,很難追蹤病人的狀況;有些是不知道哪些婦產科醫師是人工生殖專科,也不知道多少醫院裡面有這樣專才的醫師能給病人合適的協助。也就是不知道跟病人提了之後,可以怎麼幫助他。

在病人的部分,台灣男性生育保存的比例較女性高,可能男性冷凍精子比女性冷凍卵子較為容易,且耗費時間短較不易耽誤治療。一般病人還是以保命優先,有病人提到:「除非很清楚知道明年要結婚或是有規劃生小孩,不然被診斷的當下重心還是會在治療疾病上。」另外,許多病人不知道癌症治療會影響生育,即便他們知道了,也不見得會知道他們可以選擇保留生育能力。

不僅從癌症存活,還要保留全部的人生

擁有自己的孩子,是許多人的願望,癌症病人也不例外。隨著醫學科技持續進展,年輕癌症病人長期存活、重返人生軌道的機會愈來愈高。「生育保存」是病人的權益,不管病人的選擇如何,都應該是在充分告知下做決定。

未來可透過衛教提供病人癌症照護外,也應提供生育保存的訊息;醫療端則對生育保存的資訊也應再教育,不同專科間也可合作,提供病人更全人的照顧。除了協助病人擊退癌症,醫病間更要攜手保留圓滿的未來。

(本文作者為基隆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