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Warning

Message: session_create_id(): Failed to create new ID

Filename: 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Number: 54

Backtrace: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54
Function: session_create_id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re/MY_Controller.php
Line: 14
Function: _master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controllers/Article.php
Line: 25
Function: __construct

File: /home/tim/health.gvm.com.tw/index.php
Line: 367
Function: require_once

別因父母的溺愛,讓孩子變成問題人物! | 健康遠見
人際

別因父母的溺愛,讓孩子變成問題人物!

【小桃媽幸福部落】
別因父母的溺愛,讓孩子變成問題人物!

前陣子帶小桃到有附設戶外沙坑的咖啡店,明明戶外沙坑已經有張貼告示:「戶外區請勿丟砂石…」

別因父母的溺愛,讓孩子變成問題人物!_img_1

仍有個年紀大約是小二的男童對著告示牌狂擲石頭,其他的孩子因為怕石頭砸中而只敢縮在角落玩沙。更令人傻眼的是男童的媽咪就在旁邊,卻漠視男童的行為。

以上是親子餐廳裡面經常上演的劇情,各位媽咪們有經歷過類似的事件嗎?

別因父母的溺愛,讓孩子變成問題人物!_img_2

遊戲治療中的場景

在國中以下的年紀,還蠻常有孩子是因為打人、破壞東西,或是因為不守校規而被轉介至輔導室的情形。我們進行遊戲治療的過程中,孩子破壞玩具、不遵守規則、試探諮商師的態度,如同他在諮商室外讓老師、同學感到困擾的樣態。

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治療性設限,仔細探問,發現這類型小朋友的家長有許多都對孩子有求必應,或是訂了規矩卻無法堅持到底,不然就是因為管不動而乾脆坐視不管。

寬鬆放縱型教養方式的背景因素

依據Baumrind等心理學家的研究,將父母教養風格分為四類:開明權威型、權威專制型、寬鬆放縱型、忽視冷漠型。寬鬆放縱型的父母溺愛孩子。雖然讓孩子有許多表達及溝通的機會,卻沒有對孩子設定行為的界線及規則。孩子從小學會不必服從、缺乏紀律、不負責的態度。

除了有溺愛、縱容孩子行為的情況,寬鬆放縱型的父母最容易在婚姻中有疏離、衝突的情形。而許多孩子會配合父親或母親對抗另一個,形成跨代聯盟。舉一個例子:媽咪要孩子學習整理房間,但爸爸強烈反對,孩子學會與爸爸靠攏就能不遵守規定,也學會規範及限制不需要服從。

對孩子的影響...

凡事以孩子為中心的寬鬆放縱型教養方式,容易讓孩子在關係中是自我中心、操縱關係等狀況,且衝動、挫折容忍力低、常有攻擊行為,因此難以和同儕和睦相處。

這些孩子,他們快樂嗎?

研究發現,這類型孩子其實是依賴、要求、挑剔而且不快樂的,他們會焦慮、沮喪,但他們不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而會歸咎於別人。 

相較於在專制型長大的孩子可能因內化及沮喪而尋求治療,放縱型的孩子可能會發展出偏差行為、反社會行為,伴隨物質濫用、酒精濫用等情形,然而這群孩子會傾向於認為這是別人的問題,並且逃避負責,等他們長大之後,往往不會主動尋求專業協助及接受心理諮商,透過校規及法律而強制輔導的機率比較高。

別因父母的溺愛,讓孩子變成問題人物!_img_3

父母可以做的是...

如果發現自己或伴侶的教養型態屬於寬鬆放縱型,不妨停下來檢視一下夫妻之間的相處情況,是不是讓孩子成為跨代聯盟了呢?

沒有一個父母是一開始就很會教養孩子,現在開始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吧!

台灣目前各縣市衛生局常為民眾舉辦免費的親職溝通講座,許多坊間的心理諮商所會舉辦心理師主講的銅板講座,網路上也有許多與親職溝通有關的文章及研究,爸媽可以透過這些更瞭解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學習溫和而堅定的訂定規矩,並向孩子說明理由、提供替代方案,以及如何將遊戲治療中的治療性設限用在家裡等非常實用的技巧,透過親職教育講座,也可以讓父母有抒發心情的管道。

溝通不僅是說話,也不是坐在孩子旁邊滑手機、用電腦,而是真正的陪伴、深刻且真心的交流與互動。

教養孩子的路上是很漫長,盲目地讓孩子凡事都隨心所欲,可能會讓孩子無法同理別人的感受及瞭解社會規範,長大後成為問題人物、非行少年,這樣的結果相信是任何人都不樂見的。

當你感到憤怒、難過、焦慮及憂鬱時,推薦你看的文章:

【心理師.談心】咪們壓力很大嗎?紓壓放鬆六撇步報你知

【心理師.談心】身體掃描練習:增進身體覺察的好方法

【心理師.談心】腹式呼吸結合冥想練習:在輕鬆意象中,雲淡風輕

【心理師.談心】憤怒的拼貼:釋放生氣的情緒

專欄介紹:

小桃媽,執業於臺南市的諮商心理師,為台灣輔導學會認證合格心理諮商督導,目前是《健康遠見》、《IBABY愛寶貝親子網》、《KidsPlay親子就醬玩》、《MamiBuy》、《媽媽經》、《嬰兒與母親》等親子網站駐站作家。

更多文章請至【小桃媽的部落格】/【小桃媽的粉絲專頁


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