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靠經驗,薑是老的辣,老年人歷經風浪一切較沉穩,不像年輕人不經世事行為浮躁不定,所以才有「老仔老步定」這句俚語;但是現實生活中,老來步履不穩容易跌倒反而是個危機。
銀髮族的跌倒議題一直是醫界及社會關注的重點,跌倒造成的骨折後果,其死亡率甚至比乳癌末期還要高,如何保命防跌要從幾點作起:
一. 環境因素:
包括光線明亮均勻、牆面多設扶手、地面不可濕滑散落雜物,如地墊電線衣物玩具等,動線要流暢減少落差跨越,桌椅要穩固避免晃動不定等等。
二. 個體因素:
包括肌肉要有力,尤其是下盤要穩;筋骨要靈活,尤其是髖膝踝關節;平衡要穩定,尤其老人家常服用多種藥物,容易造成頭昏晃神,一不注意就失去平衡。
三. 訓練因素:
包括衛教及運動,讓大家對跌倒有更大的警覺性與危機感,經過環境改造及運動訓練,以提升個體的應變能力降低跌倒的風險,試舉三個運動提供參考:
1. 左右弓箭步擺臂:
雙腳打開兩倍肩寬,雙手放鬆自然下垂,身體移向左邊雙腳成左弓右箭步,雙手擺盪到左邊;再換向右邊雙腳成右弓左箭步,雙手擺盪到右邊;如此反覆擺盪身體可以強化下盤的肌力及身體的靈活性。
2. 前後直線步走穩:
雙腳併攏站穩,在一條10公分寬的直線上走路並保持平衡,老人家常會因為怕跌倒而雙腳開開走路,結果就越走越分開出現老態龍鍾的體態,有必要縮窄來訓練平衡感與協調性。
3. 身體呈大字轉動:
雙腳打開兩倍肩寬,雙手向兩旁平伸身體呈大字形,再慢慢旋轉身體向左向右,剛開始不用轉太大適應後再放大旋轉角度,除身體脊椎外還可以旋轉到髖膝踝關節,並訓練平衡感。
銀髮族不要因為害怕跌倒而減少活動的機會,反而容易落入惡性循環。要活耀老化就要多動動,強化肌力、靈活關節、保持平衡再加上注意環境,就可以安心生活享受銀髮的人生。
(動作示範圖片來源:簡文仁)
(本文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